[毛澤東] 血濺井岡山 毛澤東結拜弟兄慘遭滅頂之災




毛澤東和賀子珍。(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袁文才還曾給毛澤東及賀子珍牽了條“紅線”。袁文才和賀子珍的哥哥是好友。

賀子珍,井岡山下永新縣人,出身望族,家道中落後投身革命,加入了共產黨。蔣介石“清共”時,她的家人肆散逃走,哥哥被抓進監獄。

幸虧袁文才帶人突襲監獄,救出了她哥哥。賀子珍和哥哥跟著袁文才上了井岡山,成了袁夫人的閨蜜,還從王佐那兒得了壹把毛瑟槍。

1928年初,毛澤東來了,壹眼相中了年僅18歲的賀子珍。這姑娘年輕貌美,性格潑辣,毛心動不已。可他不會當地方言,咋辦?袁文才又幫了大忙,派賀子珍給毛當翻譯。

兩人日久生情,很快就“結婚”了。可這時候,毛離開妻子楊開慧和叁個年幼的兒子才不到肆個月。他只給楊開慧寫過壹封信,說自己腳疾犯了,之後再無音訊。

袁文才和王佐對毛有恩:收留了他的部隊,交出了山頭,還幫他娶了新媳婦。按理說,毛該感恩戴德。可世事無常,恩情有時候抵不過權謀。

暗流湧動:土客之爭

井岡山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

袁文才和王佐的隊伍,大多是外地人,稱為“客籍”。而當地的中共官員,多是“土籍”,也就是本地人。

兩撥人明爭暗斗,矛盾不斷。當地有句俗話:“土籍的黨,客籍的槍。”黨政大權在土籍人手裡,槍杆子卻掌握在客籍人手中。

袁王領導的紅肆軍叁拾贰團,基本全是客籍人,土籍官員眼紅得不行。他們想方設法從袁文才那兒借槍、調槍,袁文才壓根不理。土籍人急了,從外縣買槍,還向紅伍軍求援,湊了壹支63條槍的隊伍,全是土籍人。這支隊伍,擺明了是沖著袁王來的。

中共“六大”的殺機

1929年初,中共六大的文件傳到井岡山,裡面寫道,土匪武裝“在武裝起義前可以利用,武裝起義後宜解除其武裝,並嚴厲鎮壓他們”,“他們的首領應當做反革命的首領,……均應完全殲除。”

這文件成了土籍官員的尚方寶劍。邊界特委書記帶頭,聯合縣委負責人,提出要按六大精神,幹掉袁王兩人。


毛澤東壹開始不同意。他找來朱德、陳毅、彭德懷等人商量,認為袁王對革命有功,不該壹刀切。可特委書記態度強硬,中央巡視員也要求嚴格執行決議。最終,毛妥協了。

致命導火索:羅克紹事件

最終導致袁王兩人死亡的導火索是壹個叫羅克紹的人。他是附近叁個縣國民黨聯防團的團總。1930年初,袁文才費盡心思,抓住了羅克紹,還把他的小型兵工廠搬到井岡山,想造槍造彈,壯大隊伍。

他對羅以禮相待,打算“感化”對方,為己所用。手下提醒他,得跟邊界特委報備,免得惹麻煩。袁文才卻滿不在乎:“事實會證明壹切,我還能跟反動派同流合污?”

可這話剛說完,謠言就傳開了:袁文才勾結羅克紹,要反水!這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遍井岡山。土籍官員抓住機會,決定除掉袁文才和王佐。

這些土籍官員知道,明著幹,他們打不過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袁王兩人,那他們就設下圈套,把兩個人騙過來,趁他們毫無准備的時候壹窩端。

圈套的細節:永新的血夜

1930年2月下旬的壹天,袁文才和王佐接到通知,要他們帶著柒百多人部隊火速趕往永新縣城,壹方面參加邊界特委會議,另壹方面部隊要升編為紅六軍第叁縱隊。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更多...
    毛澤東對知識份子的"深仇大恨"從哪來的? 專題紀錄片驚曝"周恩來大罵毛澤東"  (1條評論)
    《翻雲覆雨毛澤東》:獨特視角看毛澤東的人品 華裔女生贊毛澤東:全美嘩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林彪出逃前的最後乞求 壹封致毛澤東的未發之信  (1條評論) 蔣介石敗退台灣最恨誰?竟不是毛澤東
    毛澤東第叁、肆代嫡系亮相 他最亮眼成熱門 豆瓣9.1,校園劇的天花板,毛澤東以全校第1名的成績考入第壹師范
    毛澤東開壹個玩笑 林彪嚇出壹身冷汗 中國出現毛澤東時代以來罕見權力真空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