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尚未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会普遍调低吗?

目前仅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福建、湖南给出了2025年的社平工资或暂定缴费基数。图为哈尔滨。视觉中国/图
社保,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按照惯例,每年7月前后,各省会陆续公布当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以此来框定新一年的社保缴费区间。
但今年不同。截至9月11日,还没有一个省的人社部门对2025年的社保缴费基数发布明确通知。
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由各地人社部门根据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来计算的。社平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城镇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加权平均值。
社保缴费基数上限,是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300%,下限是上一年度社平工资的60%。一个企业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处于此区间的,按照实际薪资作为缴费基数。超过300%的部分,不计入;低于60%的,缴费基数按照下限核定。
仅五地公布依据,河北或下调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仅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福建、湖南五地,给出了2025年的社平工资,或年初的暂定缴费基数。
福建目前是继续2024年11月的文件要求:从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暂按不低于每月4043元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的缴费下限是4433元。
根据《长沙晚报》报道,湖南在年初就发布了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但属于“暂定”——在正式基准值公布前,暂定为每月7180元。
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则明确公布了2024年的全口径社平工资。
黑龙江为7570元,比2023年多了560元,涨幅7.99%。但相较2023年9.02%的涨幅,有所下降。以此推算,2025的社保缴费下限应该是4542元。
内蒙古为8179元,相较2023年,涨幅只有0.9%。而2023年相较2022年,涨幅超过8.5%。
河北2024年社平工资为78260元,月均6521.67元。2023年为6534.25元。今年减少了12.58元,这也意味着,河北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可能会下调。
至于其他省份未公布的原因,以上海为例,2025年7月31日,上海人社局在线咨询客服回复网友:由于2024年社平工资尚在统计中,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暂缓发布。
基数会普遍调低吗?
过去几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一直在上升。
据财新报道,2019年至2023年,全国各地社保缴费基数随社会平均工资普涨30%-40%。2023年,各省基数下限涨幅范围在4%-12%,中位数约7%-8%。
只从社保缴费来看,基数降低并不是一件坏事。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向运华教授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对企业来说,社保的“合规性”压力,伴随着缴费基数持续上涨的趋势,会让企业产生规避行为,对就业造成影响。
《经济研究》刊发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改革的经济效应》一文表示,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保,由缴费基数与缴费率的乘积决定,在缴费率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变化来自于缴费基数下限的调整。
文章研究发现,社保缴费基数负担每下降10%,企业要素投入将提高约1.29%-1.45%、产出水平将提高4.51%。
在社保基数中,下限的设定又尤为关键。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