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这半年:有些还在支撑,躺平的却过上了好日子

随着“中报季”结束,三百余家A股及港股上市房企交出了成绩单。
根据统计,95家A股上市房企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占45%,239家港股上市房企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占43.5%。
而行业深度调整之下,那些曾经名列前茅的房企,诸如阳光城、富力、佳兆业、龙光、荣盛发展等,几乎消失在人们视野之外;而一些曾经的龙头房企,目前仍在努力支撑。
这些房企如今日子如何?
据克而瑞发布的2025年1-8月房地产企业销售榜,目前出身民营的房企中,排名前十的仅剩万科一家。前8个月,万科实现销售额911.1亿元。紧随其后的是龙湖和融创,销售额分别为456.3亿元、304.8亿元,分别排名第12、16位。
“那些暴雷早的房企,实际上现在日子过得不错。”华南某头部房企内部人士如是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不少印证。
“躺平的过上了好日子”
“最早一批躺平的房企,不少管理层工资并没有降,在里面工作,日子过得滋润。”华北一位房企人士称,“反倒是仍在苦苦支撑的房企,顶着巨大的压力。”
总部位于香港的佳兆业集团,曾在内地房企销售额排行榜中位列TOP30。由于早年间投资了香港《星岛日报》,如今大量员工被“安置”到该媒体从事采编工作。
根据乐居财经6月27日的报道,曾任佳兆业集团副总裁的李大鹏,目前以星岛新闻集团海外事业部总裁、星岛环球网董事长的身份首次亮相。
“媒体转型做公关的很常见,公关集体转型做媒体的,还是头一遭听说。”一位房企品牌公关部门人士感叹。
据多方了解,不仅佳兆业,包括富力、阳光城在内的多个“暴雷”房企,目前内部员工薪资待遇并未受影响,公司总部人员保持稳定。
“在地产公司中,员工工资开支并不大,相比巨额债务,可谓‘九牛一毛’。即便暴雷,老板养活手下现有员工还是不成问题的。”上述华南房企人士说。
“举例来说,仍在苦苦支撑的房企,偿还100元面值的公开市场债券,需要支付100元及相应利息;而对于暴雷房企,根据债务重组的协议,可能只需要支付30、40元,甚至更少。”其解释说,“支撑到今天仍未暴雷的房企,相较最早暴雷的那一批,多付出了海量的资金用于偿债。”
然而,这些暴雷房企,在资本市场呈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佳兆业在业内素有“旧改之王”的称号。最高峰时,其曾在深圳有44个旧改项目,货值约4500亿。
2022年,佳兆业宣布“暴雷”。“暴雷”后,佳兆业也尝试过自救。去年4月,佳兆业创始人郭英成曾低调返回内地推进境外债重组。今年,佳兆业超150亿美元的境外债重组迎来关键进展,并先后获批。
2024年,佳兆业合约销售67.57亿,同比减少62%,还不及2020年1435亿销售额的5%;归母净利润亏损285.3亿,创下历史纪录。
今年上半年,佳兆业归母净亏损100.3亿元。过去4年,佳兆业累计亏损超730亿。
另一家“暴雷”房企花样年,根据财报数据,如今的花样年净资产-110亿,4年累计亏损超300亿。
花样年起步于1996年,总部位于深圳。2009年,花样年控股在港交所上市。花样年于2021年官宣“暴雷”,如今同样连亏4年。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