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眼中的张献忠:天才精神病人
《圣教入川记》一书中,利类思和安文思两位洋神父,记录了他们作为大西国“天学国师”与张献忠朝夕相处的两年半时光。与传统印象不同,传教士笔下的张献忠天资英敏,足智多谋,醉心于数学、哲学和天文学。
只可惜,“然张献忠有神经病,不足以为人主”。
今天我们随着两位传教士的视角,近距离地观察一下这位大西皇帝,是如何一步步陷入疯狂,最终将成都屠戮一空的。
与张献忠探讨数学、天文和哲学的蜜月期
数学天才
1644年冬至,张献忠大摆宴席,招待群臣。
蜀王府正厅颇为宽广,有七十二柱两行对立,张献忠居首位,其次是左右丞相汪兆龄、严锡命,之后便是两位泰西“国师”。连张献忠的岳丈和李定国、孙可望几位义子都要排在他们后面。
按记录,宴席之间张献忠与两位国师谈论天主教和西学,其中探讨最为深入的居然是数学。
张献忠“往复辩论,颇有心得,智识宏深,决断过人”,他的思路之快,大西群臣没有人能跟上,甚至于两名国师都暗暗称奇。

发表哲学论文
张献忠了解到“论文”这一概念后,对此十分热心,盛情邀请两位神父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到欧洲各国。
论文摘录如下:
天造万物为人,而人受造非为天
造天之神,即造地之神
高山有青松,黄花生谷中;
一日冰雹下,黄花不如松。
凡此种种,可称为“老张哲学” , 张皇帝一边催促两位神父将他的论文火速邮寄到欧洲,“交由西方士大夫先睹为快”,又对两人许下宏愿,一旦论文顺利发表,两年后即可礼送二位神父回国,不再劳烦。
除了写论文,张献忠还编纂《天书》,掌握了对“天意”的最高解释权。自称此书从天而降,世上所无,只有天子才能看懂。
张献忠以此书为预言,指导国事,每行一事“必谓天命”。据传教士偷看上面全是“狂妄邪说”拼凑成书,利神父断定这是张献忠自己瞎写的。
醉心天文学
张献忠之所以对两位国师以礼相待,目的是制造天球仪和地球仪。
两位神父耗时两个月,在大批中国工匠的协助下,用红铜制造了直径超过一米的天地二球。
天球做了本土化改良,对应中国十二生肖和二十八星宿,而非西方的星座;地球则分为五大洲,不仅刻画了国名、省名、城名与名山大川,还标注了经纬线和南北两极。目前推测,应已达到初中地理教具水平。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