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水果贵族",集体沦为中国土特产

类似靠技术攻克难题的还有海南榴莲。当地农科院热带果树研究所和企业一起死磕本土化种植,把榴莲苗的成活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




最后,搭配高效的生意模式,才能让更多人实现水果自由。

百果园创始人曾表示,卖水果就是在“俯首捡钢镚”。

水果生意不好做,有时不是贵在难种,而是损耗。采摘、分选、保鲜、储存、运输,每个环节都有损耗,损耗的钱最终都得加到消费者头上。

因此,最讲究效率和体验的电商平台及高端超市,近些年流行起了跑到田间地头搞“产地直供”,减少中间环节和损耗。

除了国产替代,车厘子等进口水果的降价也和效率爆发息息相关。

中国进口车厘子主要来自智利。如今开了车厘子航班,“包机”来中国,时间从100小时缩短到30小时;海运路线升级更大,比如广东南沙港区,这些年共打通46条车厘子快线,航程从32天压缩到23天,全程封闭、隔绝氧气,保鲜程度不输空运。

面对中国的多管齐下,水果贵族只能接受地位不保的现实,耳边响起:“蒜鸟蒜鸟,你搞不赢他的。”



离最终胜利,还差关键一步


在喜大普奔的降价浪潮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没以前好吃了。

今年蓝莓供给增加打下价格,有的人就说:“今年买到的云南蓝莓,没有往年买的怡颗莓好吃。”



去年越南榴莲大量输入中国市场,几乎把泰国榴莲赶下C位,不少人一边享受难得的低价榴莲,一边吐槽没有泰国的好吃。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