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水果贵族",集体沦为中国土特产

让一种高端水果降价不稀奇,让它们集体下凡是真本事。




蓝莓“10元3盒”,比吃饭还便宜

近几年,不少网友表示,恩格尔系数不适用于中国,“恩格尔懂得哪门子吃。料他也不知道,在中国,吃喝是能和嫖赌并列的。”

国人对吃的痴迷,给了许多天价水果崛起的机会。

最贵的时候,5斤装的3J级智利车厘子售价高达500元,“一颗车厘子=一杯奶茶”;“猫山王”榴莲的平均价格200-300元;墨西哥奇亚籽,一罐360g能卖到500多元。



国人一边说贵,一边吃到停不下来。每年为智利的车厘子产业创收二三十亿美元,同时消耗了全球90%的榴莲,一手养活了东南亚的榴莲种植户和经销商。

然而这些高端水果在中国走红,也不全是因为正对国人口味。

《成功超级水果战略》一书中提出:“超级水果是被有意制造出来的,而不是从树上凭空长出来的。”制造过程有6个要素,即感官诱人、新奇、方便、供应量可控、有潜在健康益处、全方位的市场营销。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牛油果,最初国内外无人问津,但自从和健康概念绑定后,被赞是“森林奶油”“水果中的深海鱼”,彻底野鸡变凤凰。现在中国一年要进口超6万吨。



好在中国人不仅仅是爱吃、会吃。面对暴利生意,吃饱喝足的国人总是忍不住发扬传统美德:把价格打下来。

这个传统可谓由来已久。

最早遭到中国暴击的高端水果是日本红富士苹果,上世纪80年代一斤能卖到6元左右,比现在的榴莲还奢侈。到了90年代,中国果农开始大面积引种红富士果苗,没几年就让其价格跌至3元/斤,昔日贵族水果变成了最平平无奇的水果。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