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中國的美AI巨頭創始人,當年為何離開百度
美國AI巨頭Anthropic發布了壹則《更新對不受支持地區的銷售限制》公告,再度聚焦中國市場,明確宣布立即停止向“多數股權由中國資本持有的集團或其子公司”提供Claude人工智能服務,政策還涵蓋在境外注冊的中資子公司、雲服務中轉實體等。
早在2024年5月,Anthropic就曾有條款表示不對中國地區開放服務。本次規則是進壹步收緊,對中國的封殺不局限於地理意義上的中國地區,而是對於其認定的中資實體,無論其注冊地是否位於中國,均壹律禁止使用Anthropic旗下產品Claude的服務權限。
Anthropic此舉不僅是中美科技戰的最新縮影,其創始人Dario Amodei的從業履歷也引發了眾人的關注。很多人並不知道,Dario Amodei職業生涯的起點是壹家中國公司——百度。
從中國公司員工到封殺中國,Dario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醫學博士後到百度人
作為與OpenAI分庭抗禮的AI巨頭Anthropic的創始人,Dario Amodei在大學期間並未學習計算機及AI相關內容。
Dario原本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本科,但其父親因患有壹種罕見病,於2006年不幸去世。
受此影響,Dario決心棄理從醫,將研究生研究方向從理論物理轉向生物學,實現解決人類疾病難題的願望。而就在他學習期間,其父親所患病症取得了重大醫學突破,治愈率從不到50%上升到95%,更是堅定了他從事醫學的決心。

Dario Amodei
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2011年至2014年,Dario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主要聚焦質譜技術在細胞蛋白質組網絡模型及癌症生物標志物探尋方面的運用。
命運的齒輪如何轉動,才能讓壹個醫學高材生轉行搞AI?這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百度在AI領域的布局了。
2013年7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成立,李彥宏任院長,余凱出任常務副院長。
IDL的成立可以被認定為百度“ALL in AI”的起點。
2014年5月,在余凱的力薦下,AI大牛吳恩達加入百度,同期百度成立了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由吳恩達領導,並以優厚條件廣納賢才。
在吳恩達SVAIL的團隊成員中,人工智能專家Greg Diamos(現人工智能企業La Mini創始人)作為團隊核心成員,承擔著招兵買馬的任務,其偶然間看到了Dario Amodei在斯坦福大學期間編寫的代碼,對其質量贊歎不已。
盡管他沒有科班履歷,也沒有行業頂級論文加持,但是這個年輕人在項目中展現出來的建模功力打動了Greg Diamos。
他評價稱:“能寫出這些代碼的人,壹定是壹位非常優秀的程序員”,基於這種欣賞,Greg將Dario推薦給百度,促使其在2014年11月成功入職百度。
在百度摸到Scaling Law門檻
來到百度的Dario並沒有從事其醫學老本行,而是All in AI。
當時,百度硅谷研發中心正在大量招兵買馬,旗下的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也引來Facebook前科學家徐偉、AMD架構師吳韌、Twitter數據中心專家Ali Heydari等壹批行業大牛的加盟,百度也馬不停蹄地開啟了項目的研究。
Dario在百度參與的是Deep Speech 2,壹款語音識別項目。他在復雜系統建模上的學術能力能夠自然遷移到神經網絡的建模與算法優化中,助力語言及語音處理模型構建。
Deep Speech 2在當時發布後可謂遙遙領先,不僅在識別進度上超過谷歌、蘋果、微軟、Facebook等公司競品10個百分點以上,其短語識別詞錯率已降至3.7%,並在2016年入選《麻省理工評論》年度拾大突破技術。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9月5日,早在2024年5月,Anthropic就曾有條款表示不對中國地區開放服務。本次規則是進壹步收緊,對中國的封殺不局限於地理意義上的中國地區,而是對於其認定的中資實體,無論其注冊地是否位於中國,均壹律禁止使用Anthropic旗下產品Claude的服務權限。
Anthropic此舉不僅是中美科技戰的最新縮影,其創始人Dario Amodei的從業履歷也引發了眾人的關注。很多人並不知道,Dario Amodei職業生涯的起點是壹家中國公司——百度。
從中國公司員工到封殺中國,Dario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醫學博士後到百度人
作為與OpenAI分庭抗禮的AI巨頭Anthropic的創始人,Dario Amodei在大學期間並未學習計算機及AI相關內容。
Dario原本就讀於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本科,但其父親因患有壹種罕見病,於2006年不幸去世。
受此影響,Dario決心棄理從醫,將研究生研究方向從理論物理轉向生物學,實現解決人類疾病難題的願望。而就在他學習期間,其父親所患病症取得了重大醫學突破,治愈率從不到50%上升到95%,更是堅定了他從事醫學的決心。

Dario Amodei
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2011年至2014年,Dario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主要聚焦質譜技術在細胞蛋白質組網絡模型及癌症生物標志物探尋方面的運用。
命運的齒輪如何轉動,才能讓壹個醫學高材生轉行搞AI?這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百度在AI領域的布局了。
2013年7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成立,李彥宏任院長,余凱出任常務副院長。
IDL的成立可以被認定為百度“ALL in AI”的起點。
2014年5月,在余凱的力薦下,AI大牛吳恩達加入百度,同期百度成立了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由吳恩達領導,並以優厚條件廣納賢才。
在吳恩達SVAIL的團隊成員中,人工智能專家Greg Diamos(現人工智能企業La Mini創始人)作為團隊核心成員,承擔著招兵買馬的任務,其偶然間看到了Dario Amodei在斯坦福大學期間編寫的代碼,對其質量贊歎不已。
盡管他沒有科班履歷,也沒有行業頂級論文加持,但是這個年輕人在項目中展現出來的建模功力打動了Greg Diamos。
他評價稱:“能寫出這些代碼的人,壹定是壹位非常優秀的程序員”,基於這種欣賞,Greg將Dario推薦給百度,促使其在2014年11月成功入職百度。
在百度摸到Scaling Law門檻
來到百度的Dario並沒有從事其醫學老本行,而是All in AI。
當時,百度硅谷研發中心正在大量招兵買馬,旗下的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也引來Facebook前科學家徐偉、AMD架構師吳韌、Twitter數據中心專家Ali Heydari等壹批行業大牛的加盟,百度也馬不停蹄地開啟了項目的研究。
Dario在百度參與的是Deep Speech 2,壹款語音識別項目。他在復雜系統建模上的學術能力能夠自然遷移到神經網絡的建模與算法優化中,助力語言及語音處理模型構建。
Deep Speech 2在當時發布後可謂遙遙領先,不僅在識別進度上超過谷歌、蘋果、微軟、Facebook等公司競品10個百分點以上,其短語識別詞錯率已降至3.7%,並在2016年入選《麻省理工評論》年度拾大突破技術。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