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碩的小鎮青年,賭壹考公通行證

讀書改變命運,是他們唯壹能走的捷徑
在「宇宙的盡頭是編制」的集體認知裡,壹群學歷不足本科的年輕人,拿著幾乎全家的積蓄,踏上了被稱為“水碩”的留學之路。
他們選擇了壹條看似更有“性價比”的道路——留學蒙古、東南亞、中亞及高加索地區,不為學校排名、也不顧語言障礙,只求用拾幾萬洗刷學歷背景、重獲應屆生身份,換壹張可能通往體制內的入場券。
真正踏上這條路,才會覺得所謂的“捷徑”,更像壹場孤注壹擲的豪賭——
有人被中介忽悠,來了發現難畢業、無法適應環境,患上抑郁症離開;有人出入境時間不夠,卡在了學歷認證的審核中;有人獲得了人生逆轉的契機,卻也背負了天價的留學貸款,回國依然面領著更嚴峻的考公壓力和就業環境審視……
這群被時代浪潮推搡著向前的年輕人,大多來自信息不發達的叁肆線小城。他們既沒有精英階層政治投機,也無力在教育資源不均的高考大省完成突圍。他們焦慮未來,渴望穩定,慌亂之下卻為跨越階層付出了更沉重的代價。
壹 「不合格」的留學生
“姐,我的認證下來啦!!!!”
6月中旬的某天,中午吃飯的空檔,我的手機接連蹦出來好幾條消息。壹點開是金萍帶著N個驚歎號的大喜訊,說感謝我為她忙前忙後出謀劃策。我跟上也松了口氣,下來了就好。前後折騰了小半年,這總算是通過了,可以安心准備考編了。
我繼而問她同學的情況,都不甚樂觀。有人花了叁萬找中介,現在中介拖著還沒提交復核資料。壹催就說已經飛到中亞了,正在找關系呢,讓她放寬心。“這怎麼能寬心啊,都快抑郁了。當時也是壹股腦就出去了,誰知道認證這麼麻煩。”
中留服認證,即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是國內教育部對所有境外學校合法性、正規性、真實性以及權威性的綜合考察評定。留學回國人才就業、落戶、考公考編都離不開這壹紙證明。認證不下來,國內不承認學歷,相當於幾年的金錢、精力、時間全都打了水漂,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要說按照課表正常出入境,順利完成學業,認證就並非刻意為難。上官網,填寫個人資料,提交出入境記錄、學生簽證、成績單、畢業論文、學校蓋章證明,繳費360元認證費,系統會自動進入7至26個工作日的審核周期。不過對於很多留學生來講,總會在兩叁年的留學生涯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
時長不夠是認證下不來最普遍的原因。有人回國參與秋招,壹個月沒上課,認證下不來;有人疫情放開了還沒出國;有人回去參加婚禮;有人續簽等不到簽證,不敢買機票……各類問題匯聚成了社交媒體上關於認證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去年我幫壹位中亞認識的朋友莉莉認證。她叁年前申上了吉爾吉斯斯坦的經濟學研究生,前兩個學期都因為疫情沒有出去;第肆個學期她親哥病危全家人陪伴在側,壹直到忙完葬禮學期已經結束,她才匆匆趕去畢業。在校時間壹共就第叁個學期和答辯的那叁天,出入境時長嚴重不足。
本身她已經放棄認證了,我勸她畢業證都下來了何不試試。花錢找中介又要多花2000塊錢,我就自告奮勇幫她提交了資料。驚喜的是提交壹個禮拜後便通過了審核。她大喜過望,興奮連連。和我激動地說自己也是研究生了。沒錯,這位當年連高中都沒考上的叁孩寶媽,靠著曲線救國壹路完成了中專升大專、大專升碩士的華麗蛻變。現在年過35歲,最小的孩子還在幼兒園,她又雄心立志做起了博士夢。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