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已有消息称"其家人已被限制出境"
在此之前,关于易会满“出事”的传言已在金融圈暗流涌动近一年,从零星的私下议论到集中的舆情发酵,始终缺乏官方实锤。
而此次通报的发布,终于让悬在市场上空许久的“靴子”重重落地,也让这位曾执掌中国资本市场核心监管机构五年的官员,以一种令人错愕的方式重回公众视野。
事实上,外界对易会满的“异常”感知,早在2024年2月他卸任证监会主席时便已萌芽。
彼时,A股刚经历一轮持续三年的震荡下跌,上证综指在2024年初勉强站上2800点,市场情绪尚未完全回暖。
按照惯例,重要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的职务调整往往伴随更清晰的后续安排,但易会满卸任后,既未调任其他省部级岗位,也未进入相关议事协调机构,而是罕见地“淡出公众视野”。
这种非常规的“留白”,当时便引发不少财经观察者的猜测。

01
1964年12月,易会满出生于浙江温州苍南——这片以民营经济活跃、商业氛围浓厚著称的土地。
或许从一开始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对“金融与市场”的认知。
1984年,19岁的易会满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
彼时,恰逢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初期,他的职业生涯起点,踩在了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节点上。
最初,易会满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计划处担任计划员,半年后,他选择加入刚经历体制改革不久的中国工商银行(7.440, -0.10, -1.33%),于1985年1月正式入职工行杭州分行。
这一去便是34年。
他的人生轨迹与这家后来被称为“宇宙行”的国有大行深度绑定,从基层网点到总行管理层,一步步完成了从“金融新人”到“银行家”的蜕变。
在工行体系内,易会满的晋升路径清晰且稳健,尤其离不开时任工行一位副行长赏识与提携。
几年后,他调入工行浙江省分行,从计划处计划员做起,先后经历多个岗位历练:
从负责资金计划到参与信贷管理,从基层网点协调到分行部门统筹,13年间,他凭借对业务的熟悉度与执行力,逐步升至浙江省分行副行长兼营业部总经理。
这段在浙江的工作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地方银行业务的实战经验,更让他在长三角金融圈建立了早期的人脉基础: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工行浙江省分行的业务规模与创新能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易会满在此期间展现的管理能力,为他后续的跨省任职埋下伏笔。
2000年,易会满迎来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调任工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并主持工作,同年10月便正式升任行长、党委书记。
彼时的江苏银行业正面临“不良贷款高企”的困境。
上任后,易会满将“剥离坏账、压降不良”作为核心任务,一方面推动不良资产打包处置,协调地方政府与资产管理公司对接;另一方面收紧信贷审批流程,建立更严格的风险管控机制。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