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普京演讲:要在远东领土上发展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
俄罗斯数字发展的先行区域,尤其是在数据流通领域,当然,这需以保障数据流通的保密性与安全性为前提。我们一直都在探讨这一话题,也必将在今年年底前后举办的人工智能论坛上再次提及。我期望政府能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接下来,为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现代化生产设施,到2030年,俄罗斯将建成不少于100个配备必要场地及配套设施的工业园区、商业园区和技术园区。其中,至少有10个此类园区需在远东及北极地区建成。我相信,这些园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将满足处于项目启动阶段、实施前瞻性计划的企业需求,包括那些计划生产替代进口产品(如建筑材料、医疗设备、交通工具等)的企业。
要激励本土产业发展,就需为“补偿合同”的更广泛应用创造条件。所谓补偿合同,即投资者在政府保障订单的前提下,投资建设新工厂、新车间及新企业。此外,还需推动跨区域补偿合同实践,即在某一联邦主体设立生产基地,产品则根据保障订单直接供应至多个地区。
另一个需要单独探讨的话题,是创新理念与新技术项目的融资问题。这方面,不仅需要政府发力,更需要私人投资者积极参与,吸引风险投资。“崛起”基金会(Фонд Восход)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基金会已支持了约40家涉及机器人技术、医疗技术、航天技术领域的企业。
我请政府同事们认真研究该基金会的经验,并协助其扩大业务范围,助力俄罗斯技术领先项目的发展。请优先关注这一工作。
总体而言,我认为有必要在远东地区构建透明、现代化且高效的金融生态系统。目前,东方交易所(Восточная биржа)已投入运营,它实质上是远东地区的证券中心。我提议制定该交易所的进一步发展规划,包括完善金融渠道、监管体系,并制定企业股票发行激励措施。
尊敬的各位同事!
远东及北极地区的发展、未来型经济的构建,应当能提升民众福祉与收入水平,推动就业结构向高技能、高薪酬岗位转型。这是我们在这些地区乃至全国推行这一战略的内在逻辑与核心意义。我再强调一次:俄罗斯经济必须成为高工资经济。这并非空话,也不是什么民粹主义口号,它具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意义。
过去10年,远东地区的平均工资增长了2.5倍;去年,该地区月均名义工资已突破10万卢布。地区失业率从7%降至2.4%,远东联邦管区所有主体的贫困率均有所下降。诚然,多数地区的贫困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方面仍需努力;但总体而言,发展态势良好且积极。2014年至2024年,俄罗斯全国贫困率从11.3%降至7.2%;而在远东部分地区,贫困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萨哈林州为5.3%,马加丹州为5.9%,楚科奇自治区为4.4%。
我想特别指出:我们都记得,上世纪末,受经济与社会领域困境影响,远东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外流。这曾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趋势,扭转它并不容易。但我们做到了,虽然过程缓慢,却真的取得了成效。
我来列举一组有代表性的数据:2014年起的5年间,远东地区人口外流总量为21.1万人;而在接下来的5年,外流人口降至10.9万人,数量依然不少,但已减少将近一半。更重要的是,2024年远东地区首次出现人口流入,规模虽然很小(2.4万人),但这一趋势性转变本身已是重大成就。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前往远东地区。自2015年起,20至24岁青年人口已连续9年净流入;仅去年,这一年龄段的净流入人数就较前一年增长了两倍多。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这里,人们能获得有吸引力的职业、找到高薪工作、安顿生活、解决住房问题、组建家庭、抚育子女。说明远东地区正在构建俄罗斯的未来。青年群体感受到了这一点,看到了机遇,也作出了相应选择。
我们将继续发展远东地区的中高等教育体系,始终根据企业、机构的人才需求调整教育方向,并结合新兴、有前景的经济领域发展趋势,预判劳动力市场需求。
我们已商定,在南萨哈林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雅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乌兰乌德、赤塔等地建设大学校园,为远东联邦大学建设第二校区,并在北极地区(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打造世界级校园。总而言之,我们将为民众获取优质、现代化知识创造一切条件。
当然,我们不仅要支持计划前来远东的人,更要支持土生土长于此、生活工作于此、用双手建设远东(进而壮大整个俄罗斯)的人们。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此外,远东地区应成为接下来,为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现代化生产设施,到2030年,俄罗斯将建成不少于100个配备必要场地及配套设施的工业园区、商业园区和技术园区。其中,至少有10个此类园区需在远东及北极地区建成。我相信,这些园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与资源,将满足处于项目启动阶段、实施前瞻性计划的企业需求,包括那些计划生产替代进口产品(如建筑材料、医疗设备、交通工具等)的企业。
要激励本土产业发展,就需为“补偿合同”的更广泛应用创造条件。所谓补偿合同,即投资者在政府保障订单的前提下,投资建设新工厂、新车间及新企业。此外,还需推动跨区域补偿合同实践,即在某一联邦主体设立生产基地,产品则根据保障订单直接供应至多个地区。
另一个需要单独探讨的话题,是创新理念与新技术项目的融资问题。这方面,不仅需要政府发力,更需要私人投资者积极参与,吸引风险投资。“崛起”基金会(Фонд Восход)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该基金会已支持了约40家涉及机器人技术、医疗技术、航天技术领域的企业。
我请政府同事们认真研究该基金会的经验,并协助其扩大业务范围,助力俄罗斯技术领先项目的发展。请优先关注这一工作。
总体而言,我认为有必要在远东地区构建透明、现代化且高效的金融生态系统。目前,东方交易所(Восточная биржа)已投入运营,它实质上是远东地区的证券中心。我提议制定该交易所的进一步发展规划,包括完善金融渠道、监管体系,并制定企业股票发行激励措施。
尊敬的各位同事!
远东及北极地区的发展、未来型经济的构建,应当能提升民众福祉与收入水平,推动就业结构向高技能、高薪酬岗位转型。这是我们在这些地区乃至全国推行这一战略的内在逻辑与核心意义。我再强调一次:俄罗斯经济必须成为高工资经济。这并非空话,也不是什么民粹主义口号,它具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意义。
过去10年,远东地区的平均工资增长了2.5倍;去年,该地区月均名义工资已突破10万卢布。地区失业率从7%降至2.4%,远东联邦管区所有主体的贫困率均有所下降。诚然,多数地区的贫困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方面仍需努力;但总体而言,发展态势良好且积极。2014年至2024年,俄罗斯全国贫困率从11.3%降至7.2%;而在远东部分地区,贫困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萨哈林州为5.3%,马加丹州为5.9%,楚科奇自治区为4.4%。
我想特别指出:我们都记得,上世纪末,受经济与社会领域困境影响,远东地区开始出现人口外流。这曾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趋势,扭转它并不容易。但我们做到了,虽然过程缓慢,却真的取得了成效。
我来列举一组有代表性的数据:2014年起的5年间,远东地区人口外流总量为21.1万人;而在接下来的5年,外流人口降至10.9万人,数量依然不少,但已减少将近一半。更重要的是,2024年远东地区首次出现人口流入,规模虽然很小(2.4万人),但这一趋势性转变本身已是重大成就。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前往远东地区。自2015年起,20至24岁青年人口已连续9年净流入;仅去年,这一年龄段的净流入人数就较前一年增长了两倍多。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这里,人们能获得有吸引力的职业、找到高薪工作、安顿生活、解决住房问题、组建家庭、抚育子女。说明远东地区正在构建俄罗斯的未来。青年群体感受到了这一点,看到了机遇,也作出了相应选择。
我们将继续发展远东地区的中高等教育体系,始终根据企业、机构的人才需求调整教育方向,并结合新兴、有前景的经济领域发展趋势,预判劳动力市场需求。
我们已商定,在南萨哈林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雅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乌兰乌德、赤塔等地建设大学校园,为远东联邦大学建设第二校区,并在北极地区(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打造世界级校园。总而言之,我们将为民众获取优质、现代化知识创造一切条件。
当然,我们不仅要支持计划前来远东的人,更要支持土生土长于此、生活工作于此、用双手建设远东(进而壮大整个俄罗斯)的人们。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