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原來他才是華為2號人物 穩居核心15年戰功赫赫
任正非和余承東,壹個是大老板,壹個是敢說敢幹的“余大嘴”。
但華為內部,除了任正非以外,真正能定事兒的其實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做徐直軍。
別看他平時特別低調,外界很少人認識他,但他權力不小,在華為最高層待了拾多年,是任正非身邊離不開的贰號人物。
他當年敢當面跟任正非叫板,又是最早喊著要做手機、搞研發實驗室的人。
可以說,看懂了徐直軍,才算摸到了華為這家公司發家的真正脈搏。
01
其實徐直軍並不是什麼名校天之驕子,1985年考上的是湖南的某師范大專學校。
擱那時候,畢業當個中學老師,是條再安穩不過的路,但他骨子裡就不是個安分的人,總覺得人生不該這麼平淡。


1988年,他做了個改變壹輩子的決定:考研,他壹咬牙直接考進了南京理工大學,這可是有名的“國防柒子”之壹。
更牛的是,接下來的伍年,他壹口氣讀完了碩士和博士,從壹個師專生,成為了名牌工科大學的博士。
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個奇跡,背後付出的辛苦和汗水,不是壹般人能想象的。
這也給他後來在華為這個技術大本營站穩腳跟,打下了實實在在的基礎。
1993年,博士畢業的他卻做了壹件驚掉所有人下巴的事。
那個年代的博士,最好的出路是去大學、研究所或者進機關單位,去民營企業的簡直是鳳毛麟角。
他偏不,壹頭扎進了當時還是個小公司的華為。
當年的華為可不像現在這麼風光,正因為產品開發失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把全部家當都押在了壹款數字交換機的研發上。
徐直軍這時候加入,等於把自己的博士頭銜和前途,都綁在了壹家隨時可能倒閉的民企身上。
這事兒就能看出來,他這個人天生就敢冒險,敢想敢幹。
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徐直軍壹進華為,就撲進了交換機的研發項目裡。
他技術底子硬,管起項目來也有自己的壹套方法,很快就在壹群人裡脫穎而出。
90年代中期,華為成立研究院,才28歲的他就當上了智能業務部的總經理,公司裡的人都開始叫他“小徐總”。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壹說起華為,普通人最熟的肯定是但華為內部,除了任正非以外,真正能定事兒的其實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做徐直軍。
別看他平時特別低調,外界很少人認識他,但他權力不小,在華為最高層待了拾多年,是任正非身邊離不開的贰號人物。
他當年敢當面跟任正非叫板,又是最早喊著要做手機、搞研發實驗室的人。
可以說,看懂了徐直軍,才算摸到了華為這家公司發家的真正脈搏。
01
其實徐直軍並不是什麼名校天之驕子,1985年考上的是湖南的某師范大專學校。
擱那時候,畢業當個中學老師,是條再安穩不過的路,但他骨子裡就不是個安分的人,總覺得人生不該這麼平淡。


1988年,他做了個改變壹輩子的決定:考研,他壹咬牙直接考進了南京理工大學,這可是有名的“國防柒子”之壹。
更牛的是,接下來的伍年,他壹口氣讀完了碩士和博士,從壹個師專生,成為了名牌工科大學的博士。
這在當時簡直就是個奇跡,背後付出的辛苦和汗水,不是壹般人能想象的。
這也給他後來在華為這個技術大本營站穩腳跟,打下了實實在在的基礎。
1993年,博士畢業的他卻做了壹件驚掉所有人下巴的事。
那個年代的博士,最好的出路是去大學、研究所或者進機關單位,去民營企業的簡直是鳳毛麟角。
他偏不,壹頭扎進了當時還是個小公司的華為。
當年的華為可不像現在這麼風光,正因為產品開發失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把全部家當都押在了壹款數字交換機的研發上。
徐直軍這時候加入,等於把自己的博士頭銜和前途,都綁在了壹家隨時可能倒閉的民企身上。
這事兒就能看出來,他這個人天生就敢冒險,敢想敢幹。
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徐直軍壹進華為,就撲進了交換機的研發項目裡。
他技術底子硬,管起項目來也有自己的壹套方法,很快就在壹群人裡脫穎而出。
90年代中期,華為成立研究院,才28歲的他就當上了智能業務部的總經理,公司裡的人都開始叫他“小徐總”。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