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午不食"减重兼养生? 医生:死亡风险提高

“过午不食”是近几年很多人风行的断食减肥法,但胸腔暨重症科医生黄轩今(6)日在脸书分享医学研究提醒,这样的做法风险大于好处!


黄轩在脸书粉丝专页表示,很多人听到“断食能减重、抗老、延寿”的研究,就误以为古人的“过午不食”等于科学养生。 于是这个话题在媒体、养生书、自媒体中被不断放大,成了“午后不食=长寿秘诀”的代名词。 但其实,过午不食最早是佛教戒律之一,佛陀时代的僧侣,为了专注修行,规定早晨托钵后只进食一次,中午过后就不再进食。 用意并非养生,而是避免沉迷饮食、保持清心,加上古代食物来源也没有这么多。 因此,过午不食的出发点是修行清境非医学保健,并非人人都适合的养生法。

黄轩分享,现代不少人,更误以为“下午不吃”能减肥、延寿,但医学研究显示,这样的做法恐会提高死亡风险。 美国一项针对2.4 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一天只吃一餐死亡风险提高30%、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83%; 不吃早餐死亡风险提高40%; 不吃午餐死亡风险增加12%; 不吃晚餐死亡风险提高16%。

研究人员建议,一天三餐各餐间隔约4.6-5.5小时。 若长时间不进食,血糖会大幅波动,容易头晕、心悸,甚至低血糖。 且下一餐暴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增加糖尿病、心脏病风险。 55岁之后本就容易营养不良、肌少症。 55岁之后若再实行“过午不食”或过度限制饮食,会加速营养不良酿肌少症,甚至跌倒骨折、免疫力下降、贫血的恶性循环。

黄轩也指出正确的养身3关键,总结“过午不食”更像是宗教戒律,不是科学养生法。 现代医学提倡的不是“空腹忍耐”,而是“均衡饮食、定时定量”。 养生若走错方向,恐怕不但没延寿,反而会减寿!

1. 不必过午不食,而是少量多餐:维持血糖平稳,减少肠胃负担


2. 控制热量,而非饿肚子:关键是选择全谷、蔬果、优质蛋白

3. 因人调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应避免过度断食。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8岁男童竟得结肠癌 医生警告:两类食物惹祸 生死之间:网暴漩涡中的产科医生
    失踪加拿大士兵在拉脱维亚发现死亡 BC高速逆行 严重撞车事故2人死亡
    印度大公立医院现鼠患 2初生婴遭咬伤后死亡 大温昨晚发生枪击案 一人重伤死亡
    哈里宁弃妻儿返英 英媒曝梅根"死亡禁令"犹似戴妃  (1条评论) 美国移民局配枪执法 华人耍小聪明 风险极大
    吃蛋炒饭 夫妻俩1人死亡1人休克 上厕所时使用智能手机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