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柯文哲 有助於挽救被美日拋棄的賴清德嗎
各界都在看“風向”
比較有趣的“巧合”是,為了因應2026年地方大選提名作業,民進黨3日成立“2026年選舉對策委員會(選對會)”,並由邱義仁、徐國勇擔任共同召集人,目的是希望幫助總統賴清德和民進黨,打贏明年的9合壹大選。
筆者不願意揣測法界是否在“看政治風向”,不過基於“懂的就懂”的原則,我們都可以發現,在“大罷免”選後,法界對壹些判案已有了很大的改變,這恐怕不是單純的法律原則和事實判定可以解釋的。 但筆者也是提醒,各界不應該忘記我們仍然是壹個“法治國家”,基於無罪推定等原則,法界不應該過度使用羈押等權力。
而更有趣的是,雖然本周中共舉辦的“九叁閱兵”,在海內外引發了壹陣新聞,更有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等泛藍政治人物出席,但藝人江祖平出面控訴遭電視台高層之子侵犯、偷拍等,更是讓跌破了眼鏡。 未來電視台如何處理這件事,自然也會影響民眾對於泛綠陣營的觀感。
當然,筆者對於江祖平的控訴,同樣不主張“未審先判”。 但基於政治和社會責任,民進黨或是泛綠的“女權人士”,應該出來保護江祖平應有的權利,也有義務跟大家普及相關的婦女權益、性自主和避免惡質職場的知識。 不過很可惜的是,我們至今也甚少看到有人願意出來,而這也將再度影響民眾對綠營看法。

江祖平近日爆料叁立台灣台副總之子龔益霆性侵自己及多位女性。 (圖/翻攝自江祖平與龔益霆IG)
美日態度大轉彎
更有趣的部分是在於,基於“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和“天助自住者”的基本邏輯,包含美國、日本等跟台灣關系密切的主要國家政府,在選後似乎都改變了對待台灣朝野陣營的態度。 除了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等官員,最近積極於藍白陣營接觸外,日本的態度似乎也有所改變。
過去壹段時間以來,無論“台”外都普遍認為,民進黨與日本政界是壹種“天然”的友好關系。 而為了保證這樣的台日關系,台灣必須適度的體諒日本的作法。 但問題就出在何謂適度? 那在綠營人士和支持者的眼中,這意味著要無條件的“親日”,甚至是“媚日”,以不要讓日本“大哥哥”生氣作為原則。
這種做法也許在過去的壹段時間中,是真的有效的。 而且從客觀事實上來說,由於人口結構和教育體系轉變的因素,現在台灣年輕世代、甚至壯年人士對於抗戰等議題,本來就較為無感。 但對於日本的富裕、友好、進步、好禮的印象卻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很自然地就會接受民進黨這種“我們不要得罪日本”的論調。 這也才會讓總統賴清德出現終戰之說。
但有趣的是,除了美國政府大肆紀念贰戰勝利、AIT還“廣告”了乖乖出品的“飛虎隊”限定款以外,日本政府在本質上,其實跟美國是相似的,都是看政治實力的“西瓜派”。 而當綠營徹底輸掉“大罷免之後”,日本政府、傳媒和有力人對台灣政治的看法,也徹底的改變。 這點,以筆者先前采訪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對讀賣新聞等社論的解讀,是最佳的代表。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