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前夕大手笔,中国养老金稳了
根据基金报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划转的国有股权账面价值为2.1万亿元,2024年度收取划转企业分红264.22亿元,累计收取分红1116.06亿元。
四年时间,粗略算下来,从1.68万亿增长到2.1万亿,涨幅达到25%!
根据财中社的统计,光是98家央企就有82家控股或参股上了市,合计控制海内外上市公司达434家,其中376家都在沪深。也就是说,市场能够吸引越来越多资金流入,这些高息股就能获得高回报。

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股市为什么要稳又必须稳。
它不稳,损失最大的不单是成千上万散户,还有海量的国资股权。
大量中长期资金又都是社保资金、险资之类,稳住这个市场以便获得财产性收益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拉长时间线来看,你会发现这是一盘布局数十年并且关系到未来数十年甚至更久的养老大棋!
从00年开始社保基金通过“减持国有股”来筹钱,随后开始试点将国有股划转给社保,17年正式颁布划转方案,之后截至20年底共划转了1.68万亿;
到了24年“924”稳股市,及至25年的现在,又出台政策对社保基金运用这些划转国资所获收益进行免税。
光是从零开始、试点、划转再到税收配套,这就用了20多年。
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划转国资充实社保基金?

本质上应该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
根据人社部数据,去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2万亿元,支出7.3万亿元,年末累计结余还有8.7万亿元。
看似8.7万亿很多,但随着支出增长,若不进行未雨绸缪,一旦支出大于收入,再巨额的结余也会很快被耗尽。
划转万亿国资给社保基金“充值”、“补血”,是在把社保的“安全垫”垫的更厚,让养老金的保障性更强。
有了这一层保障,社保基金的蓄水池将更加充盈,医疗养老更稳了。
这一步大棋无疑给老百姓吃了颗“老有所依”的定心丸。
也是真正实现——国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