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背後:重慶首富的黑紅生意
1991年3月,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李瑞環來重慶視察。
此時重慶還沒有黃花園大橋,也沒有伍黃路。雖然江北機場開通,火車北站也在修建,可很多老重慶人還是覺得渝中才是市中心,江北就是郊區。
這樣的觀念使得重慶渝中地區人口高度密集,已經不堪重負。獨特的山城地理結構使老城區的住房條件多少年都沒有大的改觀,拾幾個平方老屋住壹家叁代比比皆是。
這時,重慶政府正在南北幾個方位尋找新的規劃方向。
在聽取匯報,結合實地考察後,李瑞環對重慶方面提議:重慶應該往北發展嘛,那裡平坦,修個50萬平方米的住宅,解決老城區的居住問題。
李瑞環早年學的城建專業,對城市規劃和管理很有心得,他的建議確實很中肯。
重慶往南,過了巴南直接就是雲貴高原,往東是銅鑼山,往西是縉雲山,唯獨夾在兩山之間渝北是壹片平緩的地帶。
就這樣,重慶政府在李瑞環的提議下壹錘定音,做出了向北發展的決策。
第贰年,重慶地產圈曝出個大新聞,壹家名為中渝實業的房產公司在渝北拿下2000多畝土地,准備拿出800畝建設名為“加州花園”的高檔小區。
很多人覺得這家公司肯定在犯傻,畢竟渝北此時要啥沒啥,想讓在老城待了壹輩子的重慶人去荒涼的江北買房,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細細壹打聽,許多老重慶人大跌眼鏡:這個加州花園背後的“港商”張松橋,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重慶人,而且才28歲。

來源:視覺中國
“張松橋,啥子港商喲,就是個重慶崽兒嘛!” 熟悉張松橋的人都知道,他早年只是在新華路上倒騰電子表和電子產品的“倒爺”。
誰能想到年紀輕輕的他,居然能搖身壹變成為了地產開發商。
甚至還有人打聽到,張松橋還有個身份,他是重慶最早上市的公司渝鈦白的發起股東之壹。
不到30歲的壹個重慶崽,靠著倒騰電子表居然賺了數千萬搞房地產,還是上市公司的股東,這個能力和背景實在深不可測。
2
1964年7月,張松橋出生在重慶壹個普通化工廠工人家庭。
6歲時,他進入了天原化工廠子弟學校讀書,12歲進入附近的重慶六中讀初中,和同齡人生活無異。
1980年,16歲的張松橋遇到了壹樁天大的“喜事”,這件事也成為他命運的轉折點。
當時他遠在香港的越南華僑祖母離世,按照老人的遺囑,身為長孫的張松橋繼承了部分財產。
於是,中學還沒畢業的張松橋憑著這個機會來到了燈紅酒綠的香港。
後來有傳聞這位祖母給張松橋留下了多麼龐大的遺產,其實也未必。
從他後來回到內地只能從事價值並不高的電子表業務來看,可想而知那筆遺產也談不上多豐厚。
沒有人脈也沒背景的張松橋在香港度過了兩年,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生財之道。
80年代,來自香港和海外的電子風靡全國。成本僅數元的電子表走私到內地,能賣到幾拾甚至上百元。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