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调查:85%学生都用AI 首要目的不是偷懒
学习中使用AI,主要用于头脑风暴、答疑与备考,而非单纯「偷懒」。
GenAI席卷全球,高校课堂成为最前沿的实验场。
有人担心学位贬值、课堂失守;有人则看到新技术催生的新机遇。
刚刚,国外的「Inside Higher Ed」发布了最新的调查。
结果显示,面对AI浪潮,大学生并未选择逃离,而是在怀疑与热情之间探索: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反而更坚信学位价值;一半使用AI写作的学生,则在「助推学习」与「削弱思辨」之间摇摆。

关于GenAI对教育的冲击,教师、高校管理人员、教育部门、AI专家等众说纷纭。
「AI教父」Hinton认为AI的教育水平不久超越人类教师,学位即将过时。

然而,学生也步入了学习与教学新时代,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观点。
正因如此,「Inside Higher Ed」专门调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
今年七月,1047名学生,来自166所二年制与四年制院校(包括公立及私立非营利机构),参与了这项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快速调研。数据的误差范围±3%。
总体而言,AI没有「扼杀」大学教育,但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
一些调查结果,或许令人意外,以下是调查的七个要点:
1. AI主要被用于「学习辅助」,而非「测试作弊」
2. 「成绩内卷」是驱动学术不端的首要原因
3. 对于AI使用,学生呼吁「引导」,而非「严打」
4. 并非所有学生都希望老师拥抱AI
5. AI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是「双刃剑」,好坏参半
6. 学生渴望获得「学校层面」的AI素养教育
7. AI并未削弱大学的价值,甚至可能有所提升
多数学生都在用AI
但不是为了偷懒
绝大部分学生——大约85%——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里用过生成式AI来处理课程作业。从一大堆选项里挑出的前三大用途是:
脑暴想法(55%)、像问导师一样提问题(50%),以及备考考试或小测(46%)。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最新调查显示,生成式AI正深刻改变高校课堂:85%学生在GenAI席卷全球,高校课堂成为最前沿的实验场。
有人担心学位贬值、课堂失守;有人则看到新技术催生的新机遇。
刚刚,国外的「Inside Higher Ed」发布了最新的调查。
结果显示,面对AI浪潮,大学生并未选择逃离,而是在怀疑与热情之间探索: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反而更坚信学位价值;一半使用AI写作的学生,则在「助推学习」与「削弱思辨」之间摇摆。

关于GenAI对教育的冲击,教师、高校管理人员、教育部门、AI专家等众说纷纭。
「AI教父」Hinton认为AI的教育水平不久超越人类教师,学位即将过时。

然而,学生也步入了学习与教学新时代,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观点。
正因如此,「Inside Higher Ed」专门调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
今年七月,1047名学生,来自166所二年制与四年制院校(包括公立及私立非营利机构),参与了这项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快速调研。数据的误差范围±3%。
总体而言,AI没有「扼杀」大学教育,但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
一些调查结果,或许令人意外,以下是调查的七个要点:
1. AI主要被用于「学习辅助」,而非「测试作弊」
2. 「成绩内卷」是驱动学术不端的首要原因
3. 对于AI使用,学生呼吁「引导」,而非「严打」
4. 并非所有学生都希望老师拥抱AI
5. AI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是「双刃剑」,好坏参半
6. 学生渴望获得「学校层面」的AI素养教育
7. AI并未削弱大学的价值,甚至可能有所提升
多数学生都在用AI
但不是为了偷懒
绝大部分学生——大约85%——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里用过生成式AI来处理课程作业。从一大堆选项里挑出的前三大用途是:
脑暴想法(55%)、像问导师一样提问题(50%),以及备考考试或小测(46%)。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