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牛马,为什么痛恨飞机WiFi?(图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这些年,我们在地铁、火车上已经被外放、开会、刷剧公放反复毒打教育过乘车礼仪的重要性。

而当飞机这个曾经最安静的空间也连上网后,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能连网,反而是身边的人更吵了。

正如另一位读者冷静地说:“航行没网的这段时间,反而让我安心看看书、陪陪孩子下下象棋,回到没有微信世界的感觉。”

由此,飞机不只是交通工具,连网这件事确实很重要,但怎么连、为谁连、连了之后体验变成什么样,也许才是我们更该想清楚的部分。



说句打工人们不爱听的,飞机上能上网是迟早的事,谁也躲不过。

先看国外,过去三年,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正在悄悄改写全球航空业的机上网络格局。

美联航、法国航空、卡塔尔航空、维珍航空、阿拉斯加航空,一大批航司陆续签约或排队上车,开始在自家机队中部署星链网络。

同时,竞争也早已开始。老牌运营商Viasat、SES、EchoStar等传统卫星服务商快速调整策略,重新排兵布阵,空中WiFi这个百亿美元级别的增量市场迅速成形。

星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靠近地球的低轨道卫星星座,部署数量庞大,信号延迟低,网速快,覆盖面广。

最重要的是,它已经实现了价格下探,据彭博披露,一架波音737安装星链硬件的成本约为30万美元,座位月费也有望压到每位旅客120美元以内。

换句话说,它不再是贵族专属,而是即将成为经济舱也能用得起的新常态。

中国在空地互联上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仅以东航为例,早在2023年8月,其就率先突破技术限制,成为国内首家允许在3000米以下高度开放使用“空中Wi-Fi”服务的航空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中国版的“星链计划”已经悄然启动,名字叫千帆星座。

上海牵头,2024年首批18颗卫星已经升空,目标是在2027年前完成1296颗组网,到2030年达到1.5万颗。这一数字已经和马斯克站在了同一数量级。


当然,从航司自身动力来看,他们也有进一步推动WiFi普及的意愿。

这一次,东航试点部分航线WiFi免费,其实是瞄准商务出行密集航线上的刚需客人。

对此,有朋友指出,她的公司要求必须搭乘东航航班出差,就是因为可以联网随时工作。

说白了,机上WiFi这事,有人反对就有人喜欢,有那么一部分年轻人、商务人、高净值旅客可以忍受飞机老旧,但不能忍受掉线也是事实。

而这群人,又恰恰是中国未来航空消费最有话语权的黄金客群。

当然,这背后则是我们生活的节奏、状态、期待,真的彻底变了,一只无形的手在推着我们前进、前进、再前进,没有任何倒退或暂停的选项。

而对抗拒飞机WiFi的打工人来说,或许最理想的状态是有权选择在线,也有权选择不在线。

因为对他们来说,真正好的技术是能时刻掌握连接WiFi与否的自由。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