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体育生,被鸡娃家庭抢爆:现在开始比体育了?

当然也不全是美好。体育生小海控诉,自己曾被一些体育培训机构以“试课”的形式白嫖,也遭遇了几次赖账,所以对小型私人机构很是反感。当“体育外卖”发展到APP时代,平台体系相对个人接单,更有效率与保障。


#03

体育外卖也需要监管

跟其他野蛮生长的新业态类似,上门教学的“体育外卖”也面临着缺乏统一标准的隐患。

首先是场地问题。体育生小海介绍说,之前他会带学员直接进自己的学校场馆训练。后来,学校的场馆开始收费,室内田径馆一天的门票是80元。虽然海淀家长们似乎并不在意这个钱,依然愿意自付,但小海还是会帮忙找一些免费的场地。

通常新小区里的配置都还不错,自带体育广场与塑胶跑道。但碰到一些老小区,小海就只能提前踩点,带学员去附近的街心公园。同时,对周边是否有过往车辆、高空坠物风险等都得留心避让。由于公共区域往往人来人往,其中是否涉及到个人隐私与业务权利问题,也很难评判。

其次是教学的资质问题。早在2021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就发布了《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明文规定执教人员应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等6种证书的至少一种。但个人接单式的“体育外卖”如何甄别资质,对家长来说是一个盲区。

有家长在社交平台控诉,明明跟上门教练约定好,孩子一个月后可以将跳绳成绩提高到50个,但最后只跳了30多。向教练表达不满时,教练却回答“每个孩子天赋不同”。另一个花了300元请了排球教练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发球、垫球的姿势明显不对,教练却毫不纠正,似乎根本没看出来。

这也带来了训练的安全问题。台州的张先生为孩子约了上门跳绳课,结果因教练没有纠正发力姿势,造成孩子膝盖损伤,治疗花费超过3000元。有的教练只会教学,不擅长基础医疗,上门时也没携带急救包,让部分家长感到不安。

小海表示,自己上门时通常会让家长们提前购买运动意外险。一些体育训练机构也会批量为学员购买保险。同时,机构对于上门教练的资质会有更明确的筛选要求:不仅要求持证上岗,也需要进行培训,确保教练们能妥善应对学生们的情绪变化及突发状况,最大程度地规避运动损伤。

当小型体育培训机构纷纷野蛮生长时,也让部分家长面临维权难的困境。上海的王先生今年暑期在某机构一次性购买了8节“体育外卖”后,对方却跑单。电话不接,至今无法得到退款。


从经济角度,“体育外卖”可以扩展年轻人的就业渠道,上门教练与学生家长互利互惠,本是一件良性循环的好事。但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如果没有相关体育市场监管部门修订或出台相关条例,任由从业者跑马占荒,大概率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放大行业乱象的可能。



图| 体育外卖,有平台化可能

上到部门,下到平台,都得做好审核把关的责任,用更为清晰的标准与规则,对职业准入、安全标准、纠纷处置等进行强有力的约束与守护。只有这样,学生家长、教练、平台才能更好地取得三方共赢。目前,“乐时运动”就对入驻教练进行了“身份证+资质证书+人脸识别+教学案例”的四道审核。

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其中,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的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8.7%增至2023年的72.7%。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美下一代"末日飞机"开始试飞,使用二手747-8改装 精打细算的年轻人,现在还进电影院吗?
    外界猜测这月降息 白宫开始面试美联储主席候选人 美总统特使援乌会议开始20分钟后离场 英媒:安排好的
    楼市大局已定!45%有多套房的家庭,太难了 GPT-5就是能耗怪兽!日耗等于150万美国家庭电量
    去国外考公 中国人开始卷海外"铁饭碗"了 周六办非常适合家庭免费户外节日
    特朗普已迫不及待?据称周五开始面试美联储主席 车企为了让你买车 连订单数都开始瞎编了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