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外资流入A股助涨人民币 机构称年底有望"破7"
人民币(专题)仍有升值动能。中国出口商7月净结汇率升至2024年10月以来最高,为人民币提供了直接支撑。政府推动“反内卷”提振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MSCI中国指数创下三年来高点。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休兵则降低了风险,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美联储降息周期预计从9月开始,将会收窄中美利差,进一步推动美元对人民币走贬。 ]
中国股市节节攀升,人民币汇率在乐观情绪和外资流入下也不断走强。
美元对离岸人民币上周跌破7.15关口,收盘报7.1222,7.1已近在咫尺。第一财经此前报道,若跌破7.1,可能引发更多出口商结汇,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
更关键的是,近阶段,人民币中间价创下年内新低,逼近7.1。中间价似乎仍释放了顺周期推动人民币升值的信号。
巴克莱银行外汇及新兴市场宏观策略师张蒙对第一财经表示:“8月28日的中间价为自2024年10月21日以来最强(7.1063),8月29日继续升值(7.1030)。值得注意的是,对冲基金正越来越多地买入中国股票,这类资金流入进一步支撑了人民币。”
截至北京时间9月1日17:00,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报7.13附近。当日人民币中间价报7.1072。
外资买入中国股市助推汇率
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有两个——经常账户顺差(出口)和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入(外资买入中国股债等资产)。近期,二者都现利好。
在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后,成交量居高不下。例如,8月27日,A股市场总交易量为3万亿元,这使其成为历史上第四个交易量超过3万亿元的交易日。该交易量较前一日下降6%,但仍比7月的日均交易量1.6万亿元高出87%。沪深300ETF当日的交易量为107亿元,而7月日均交易量为60亿元,因此比正常交易日高出78%。
科技股成为牛市旗手,加剧了市场热度。寒武纪半年报收入暴增43倍、首度实现半年度盈利,8月28日股价收盘报1587.91元,再创历史新高,单月涨幅达134%,年内低点以来最大涨幅超20倍。或许正因为意识到了市场的疯狂,8月29日盘后,寒武纪主动披露风险提示,称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同时,该公司表示,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到50亿~70亿元,但管理层明确表示无新产品发布计划,且面临供应链稳定性风险。
然而,市场人气并未降温。高盛表示,此次上涨是在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周期性疲软迹象和普遍盈利预期调整温和的背景下发生的,引发了投资者对这场流动性驱动的上涨可持续性的疑问。但其实“流动性”已推动全球股票回报,并且鉴于中国股市估值处于中等水平,高个位数盈利增长趋势,加之A股散户风险偏好仅略高于中性区域,各类投资者的基金持仓远未过度上升,以及资产重新配置流向股票的潜力强劲,尽管存在近期获利回吐压力,但上升趋势仍有支撑。
国际对冲基金此前持续流入中国股市,长线投资者也有所加仓,人民币汇率也从8月初的约7.2逐渐升值至7.13。
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安昀对第一财经表示,尽管来自险资、居民存款搬家的流动性占据主导,但新消费、出口等表现良好。分析企业需有全球视角,中国企业竞争力强,在全球市场有优势。同时,股市好转可能带动消费回升,强化股市趋势。
野村证券近期也提及,中国股市的这轮牛市并非全然是“水牛”,AI、创新药等方面都出现了更积极的迹象。
出口商结汇率攀升
出口商的行为变化也成为人民币的另一个积极催化剂。
数据显示,7月单月出口商结汇率从46.1%大幅升至54.9%,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显示出口商加大美元抛售力度。
同时,港股分红高峰已过,人民币面临的资金流出压力减弱。
另一个迹象在于,8月在岸银行净海外资产减少160亿美元,此前自去年夏季以来累计增加约3000亿美元。这可能表明代理行在远期市场的空头头寸已基本对冲完毕。
展望未来,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以及中美贸易谈判可能出现的潜在积极因素,或是推动人民币年内进一步升值的催化剂。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杰瑞(Jerry Chen)对记者表示,美元指数承压,上周四(8月28日)跌破98关口。美联储理事库克就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的解雇决定提起诉讼,首次听证会于上周五举行。虽然不清楚库克能否参与美联储9月会议的投票,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讲话之后,鸽派音量已明显升高。美联储理事沃勒上周四再次表示支持9月降息,并且呼吁未来3到6个月内进一步降息。目前利率市场计价的9月降息概率为85%左右。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 中国股市节节攀升,人民币汇率在乐观情绪和外资流入下也不断走强。
美元对离岸人民币上周跌破7.15关口,收盘报7.1222,7.1已近在咫尺。第一财经此前报道,若跌破7.1,可能引发更多出口商结汇,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升值。
更关键的是,近阶段,人民币中间价创下年内新低,逼近7.1。中间价似乎仍释放了顺周期推动人民币升值的信号。
巴克莱银行外汇及新兴市场宏观策略师张蒙对第一财经表示:“8月28日的中间价为自2024年10月21日以来最强(7.1063),8月29日继续升值(7.1030)。值得注意的是,对冲基金正越来越多地买入中国股票,这类资金流入进一步支撑了人民币。”
截至北京时间9月1日17:00,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报7.13附近。当日人民币中间价报7.1072。
外资买入中国股市助推汇率
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关键因素有两个——经常账户顺差(出口)和资本项下的资金流入(外资买入中国股债等资产)。近期,二者都现利好。
在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后,成交量居高不下。例如,8月27日,A股市场总交易量为3万亿元,这使其成为历史上第四个交易量超过3万亿元的交易日。该交易量较前一日下降6%,但仍比7月的日均交易量1.6万亿元高出87%。沪深300ETF当日的交易量为107亿元,而7月日均交易量为60亿元,因此比正常交易日高出78%。
科技股成为牛市旗手,加剧了市场热度。寒武纪半年报收入暴增43倍、首度实现半年度盈利,8月28日股价收盘报1587.91元,再创历史新高,单月涨幅达134%,年内低点以来最大涨幅超20倍。或许正因为意识到了市场的疯狂,8月29日盘后,寒武纪主动披露风险提示,称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同时,该公司表示,预计2025年营收将达到50亿~70亿元,但管理层明确表示无新产品发布计划,且面临供应链稳定性风险。
然而,市场人气并未降温。高盛表示,此次上涨是在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周期性疲软迹象和普遍盈利预期调整温和的背景下发生的,引发了投资者对这场流动性驱动的上涨可持续性的疑问。但其实“流动性”已推动全球股票回报,并且鉴于中国股市估值处于中等水平,高个位数盈利增长趋势,加之A股散户风险偏好仅略高于中性区域,各类投资者的基金持仓远未过度上升,以及资产重新配置流向股票的潜力强劲,尽管存在近期获利回吐压力,但上升趋势仍有支撑。
国际对冲基金此前持续流入中国股市,长线投资者也有所加仓,人民币汇率也从8月初的约7.2逐渐升值至7.13。
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安昀对第一财经表示,尽管来自险资、居民存款搬家的流动性占据主导,但新消费、出口等表现良好。分析企业需有全球视角,中国企业竞争力强,在全球市场有优势。同时,股市好转可能带动消费回升,强化股市趋势。
野村证券近期也提及,中国股市的这轮牛市并非全然是“水牛”,AI、创新药等方面都出现了更积极的迹象。
出口商结汇率攀升
出口商的行为变化也成为人民币的另一个积极催化剂。
数据显示,7月单月出口商结汇率从46.1%大幅升至54.9%,创2024年9月以来新高,显示出口商加大美元抛售力度。
同时,港股分红高峰已过,人民币面临的资金流出压力减弱。
另一个迹象在于,8月在岸银行净海外资产减少160亿美元,此前自去年夏季以来累计增加约3000亿美元。这可能表明代理行在远期市场的空头头寸已基本对冲完毕。
展望未来,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以及中美贸易谈判可能出现的潜在积极因素,或是推动人民币年内进一步升值的催化剂。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陈杰瑞(Jerry Chen)对记者表示,美元指数承压,上周四(8月28日)跌破98关口。美联储理事库克就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的解雇决定提起诉讼,首次听证会于上周五举行。虽然不清楚库克能否参与美联储9月会议的投票,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讲话之后,鸽派音量已明显升高。美联储理事沃勒上周四再次表示支持9月降息,并且呼吁未来3到6个月内进一步降息。目前利率市场计价的9月降息概率为85%左右。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