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的"羊毛",薅不了几天啦

在人工成本方面,“多数食堂维持在3至8人的用工规模,且全部依赖他们自行完成进货、洗切配菜、烹饪、保洁等全流程工作。”


社区食堂的员工没有“编制”,完全市场化用工,“开出什么工资招到什么员工”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常识,所以,社区食堂能够提供什么服务,也是一望而知。

食材跟员工一样,也是高度市场化供给,购买量大,有些打折优惠,不可能有非市场化的“特供”,结果就是,“政府主导型食堂多采用统一配送机制,虽然供应稳定、价格透明,但灵活性较低,难以根据实际消费情况匹配饭菜品类与数量,常导致剩菜或断供现象。”

从大量信息可以看到,对社区食堂比较满意的,多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这些地方的政府财力还可以支撑,还可以发放相应的补贴。

但餐饮业不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社区食堂的税费减免,纳入“社区养老”项下,根据财政部等六部委的文件,税收减免到2025年12月31日就到期了。会不会延期?可能要看社区食堂在实际开办中,履行“社区养老”职责效果如何。如果履职效果不好,恐怕税收减免就没有了。

03

政策初衷很清楚,社区食堂是政府给老年人发的一种福利。但是在具体执行上,却没有按照政策指明的路径贯彻下去,原因何在?

首先,社区食堂与市场化餐饮有高度的重合性。也就是说,社区食堂所能提供的服务,已经被市场化餐饮完全覆盖,很大程度上甚至做得更好。老年人是其服务对象,但它不具有唯一性,老年人普遍并不买账。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有需求的地方,一定会有人提供产品和服务。老年人有吃饭的需求,自然会有人来提供餐饮服务,只不过有时候它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比如送餐之类而已。但这个需求跟腿脚灵便的年轻人的需求并无区别,而且也已经被外卖大军包办了。

其次,社区食堂实际上陷于汪洋大海般的饭馆中,不是独家买卖,必须按照市场规则运营,哪怕是从多样性这一点来说,它对老年人的吸引力是很有限的。为了生存,它不得不对一切年龄段的顾客开放,成为人人都可以薅一下的“羊毛”。


这就出现了一种古怪的现象,明明应该卖易于消化且口味清淡的软烂饮食,不得不摆满硬脆而重口味的青年餐饮。社区食堂与街面上的普通餐饮,到底还有多大差别?针对老年人的福利,就这样变成了“全民福利”。

这首先造成一种不公平竞争。社区食堂有政策优惠,譬如房租和税费减免、食材有可能价格更低,而提供同样服务的一般餐饮却没有这些好处。这种不公平竞争,导致一些小餐馆倒闭关门,小业主蒙受不小的损失。

此外,由于统一配送,运营僵化,花色品种难于满足千差万别的需求,对顾客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实践来看,举办社区食堂,既没有办成老年人的福利,也没有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反而是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搭便车”吃饭,且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出现很多的社区食堂关门倒闭,在所难免。

要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难题,其实很简单,基层组织可以统计哪些老人真需要送餐服务,把需要服务的数据交给外卖公司定点送餐,政府为快递费买单即可。为什么要劳神费力,动员如此多的部门去办社区食堂?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网炫加国社区持枪乱射 一男子被捕  (1条评论) 加国惨案震惊整个社区 两死多人伤
    宋轶丞磊也救不了《与晋长安》,爆是爆了,但观众的弃剧理由一致 胡杏儿回应老公独自去夜店:管不了,这是正常社交
    为何中国人总是沉迷于管不了的"宏大叙事"? 百度地图再被曝打车强制看广告 还关不了
    张兰端菜不给儿媳,念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梅洛尼:面对中美,欧盟注定"上不了桌"
    全球贸易限制,仍阻挡不了中国这一大宗出口 新版"大锅饭"退潮 社区食堂大面积关闭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