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职场"并非乌托邦:离开格子间后,他们投身股市
4月7日,全球股市震荡,陈波在40万元的仓位上加仓70万元,但是当天就浮亏了7万元。
他沉迷于“抄底”。但他抄的底好像永远都不是底。换了一批又一批股票之后还在亏钱,他反思:还不如不换。
7月以来,A股步入牛市行情,陈波的持仓红红绿绿,曾日赚4.6万元后回本,但距赚回网贷的高额利息还有距离。之后,他在追涨杀跌中“两头挨打”,浮亏越来越多。牛市里还在亏钱,他心有不甘。
如果有机会回本及赚回网贷利息,会选择清仓吗?陈波丝毫没有犹豫地说:“不会。”但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亏损超20%,就清仓走人。
8月27日深夜,陈波的妻子看着睡着的丈夫,发出一条信息:“我快扛不住了。”
巨额“学费”找答案
8月末,38岁的赵女士在云南旅居。
她的职业生涯围绕着投资理财展开——从银行跳槽到北京某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后,终于奋斗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但再往上升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赵女士作为基金公司的理财师,主要的收入是佣金和提成。2021年以来,金融行业普遍降薪,她的薪酬水平相比2019年的高点减少了约90%。失衡的投入产出比让她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2025年4月初,赵女士正式提交了辞职报告。她将自己的200万元积蓄拆分:10万元活钱储蓄;10万元购买寿险、意外险等保险产品以及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180万元作为投资本金投身股市,只动盈利不动本金。
4月7日,赵女士的股票账户一天就亏掉了10万元。市场给了她“当头一棒”。她整个上午都在想:靠投资收益覆盖生活成本的想法能不能行得通?是否应该中止辞职流程?到了下午,她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投资方式。
赵女士一直按照“每涨3%卖一份,每跌3%买一份”的“网格交易法”投资,只买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她也曾买过个股和主动基金产品,但都曾遭遇亏损。在她看来,不懂个股即买为“赌博”,主动基金是“雇人赌博”,而透明度高、低成本的ETF适合她长期稳健的投资逻辑。
6月和7月,赵女士每个月可以赚约5万元,收益率约为3%。8月以来至27日的收益为3万元,已足以覆盖每个月约2万元的家庭开支。她算了一笔账,如果这些钱全部存在银行里,每年只有约4万元的利息。
赵女士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化收益10%,最大回撤5%。在市场一路走高时,她会逐步减仓,降低风险。
作为十年老股民,她觉得年轻人本金太少应该先攒钱,没炒过股就先去学习几年。财务基础是“安全垫”,自己成熟的交易策略是支撑力。“巴哥”从2012年初涉股市。2015年,在亏光50万元本金后,他开始反思,并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只配置盈利能力强劲的“白马股”。2018年,他开始全职投资A股。
2025年至今,“巴哥”上百万元投资本金的收益率为6%,2024年全年的收益率为30%。全职炒股的这些年,他不在意短期市场的波动。对于目前收益暂时跑低大盘这件事,他说:“关键在于持续性。要赚慢钱,稳定赚、长久赚、高质量赚。”
8月25日,中信建投证券刊发了一名20年老股民写给新入市者的信。这名老股民说:“如果你刚入市,请再好好理解三句话: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盈亏同源,认知变现;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野生职场”并非乌托邦
在一家央企广州总部工作了15年的方先生,原以为自己会在这家公司干到退休。从一线基层升至总部财务部门,如果有机会,他或许可以做一个二级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但近两年,他几乎天天加班,永远有写不完的报告、做不完的PPT。他看着自己的一堆病例,身心俱疲。
2025年8月1日,方先生选择裸辞。但随之而来的是还房贷、抚养孩子等现实困境。8月20日,他开了一个股票账户,投入10万元的本金,想看月收益能否达到20%,如果达到了就全职炒股,达不到就去先送外卖或者做网约车司机。
截至8月27日,方先生的本金还剩9万元——他已经亏掉了这个月的房贷。他想:可能下周会好起来吧。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他沉迷于“抄底”。但他抄的底好像永远都不是底。换了一批又一批股票之后还在亏钱,他反思:还不如不换。
7月以来,A股步入牛市行情,陈波的持仓红红绿绿,曾日赚4.6万元后回本,但距赚回网贷的高额利息还有距离。之后,他在追涨杀跌中“两头挨打”,浮亏越来越多。牛市里还在亏钱,他心有不甘。
如果有机会回本及赚回网贷利息,会选择清仓吗?陈波丝毫没有犹豫地说:“不会。”但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亏损超20%,就清仓走人。
8月27日深夜,陈波的妻子看着睡着的丈夫,发出一条信息:“我快扛不住了。”
巨额“学费”找答案
8月末,38岁的赵女士在云南旅居。
她的职业生涯围绕着投资理财展开——从银行跳槽到北京某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后,终于奋斗到了部门经理的位置,但再往上升的机会越来越渺茫。
赵女士作为基金公司的理财师,主要的收入是佣金和提成。2021年以来,金融行业普遍降薪,她的薪酬水平相比2019年的高点减少了约90%。失衡的投入产出比让她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2025年4月初,赵女士正式提交了辞职报告。她将自己的200万元积蓄拆分:10万元活钱储蓄;10万元购买寿险、意外险等保险产品以及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180万元作为投资本金投身股市,只动盈利不动本金。
4月7日,赵女士的股票账户一天就亏掉了10万元。市场给了她“当头一棒”。她整个上午都在想:靠投资收益覆盖生活成本的想法能不能行得通?是否应该中止辞职流程?到了下午,她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投资方式。
赵女士一直按照“每涨3%卖一份,每跌3%买一份”的“网格交易法”投资,只买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她也曾买过个股和主动基金产品,但都曾遭遇亏损。在她看来,不懂个股即买为“赌博”,主动基金是“雇人赌博”,而透明度高、低成本的ETF适合她长期稳健的投资逻辑。
6月和7月,赵女士每个月可以赚约5万元,收益率约为3%。8月以来至27日的收益为3万元,已足以覆盖每个月约2万元的家庭开支。她算了一笔账,如果这些钱全部存在银行里,每年只有约4万元的利息。
赵女士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年化收益10%,最大回撤5%。在市场一路走高时,她会逐步减仓,降低风险。
作为十年老股民,她觉得年轻人本金太少应该先攒钱,没炒过股就先去学习几年。财务基础是“安全垫”,自己成熟的交易策略是支撑力。“巴哥”从2012年初涉股市。2015年,在亏光50万元本金后,他开始反思,并学习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只配置盈利能力强劲的“白马股”。2018年,他开始全职投资A股。
2025年至今,“巴哥”上百万元投资本金的收益率为6%,2024年全年的收益率为30%。全职炒股的这些年,他不在意短期市场的波动。对于目前收益暂时跑低大盘这件事,他说:“关键在于持续性。要赚慢钱,稳定赚、长久赚、高质量赚。”
8月25日,中信建投证券刊发了一名20年老股民写给新入市者的信。这名老股民说:“如果你刚入市,请再好好理解三句话: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盈亏同源,认知变现;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野生职场”并非乌托邦
在一家央企广州总部工作了15年的方先生,原以为自己会在这家公司干到退休。从一线基层升至总部财务部门,如果有机会,他或许可以做一个二级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但近两年,他几乎天天加班,永远有写不完的报告、做不完的PPT。他看着自己的一堆病例,身心俱疲。
2025年8月1日,方先生选择裸辞。但随之而来的是还房贷、抚养孩子等现实困境。8月20日,他开了一个股票账户,投入10万元的本金,想看月收益能否达到20%,如果达到了就全职炒股,达不到就去先送外卖或者做网约车司机。
截至8月27日,方先生的本金还剩9万元——他已经亏掉了这个月的房贷。他想:可能下周会好起来吧。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