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 川普拟引进60万中国留学生 引爆全球舆论
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此言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全球舆论热议。支持者视之为经济“及时雨”,可为美国大学和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批评者则忧心忡忡,警告此举可能为中共渗透大开方便之门。
时评人谢田与江峰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这一政策,揭示其背后经济机遇与国家安全风险的复杂博弈。结合英国议会最新报告,这场教育政策之争已演变为中美战略对抗的新焦点。
川普“开闸泄洪” 引爆争议
8月25日,川普在接见韩国总统李在明时首次抛出“60万中国留学生”计划,强调教育交流的重要性。次日,他在内阁会议上重申,美国大学依赖国际学生维持运营,接纳中国学生是“荣幸”。这一数字远超当前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约27万),甚至高于疫情前峰值(37万),被外界解读为川普“交易艺术”的又一例证,意在以教育为筹码,推动中美贸易谈判。
然而,这一决定迅速点燃火药桶。保守派评论员劳拉.英格拉姆在采访商务部长时毫不客气地质问:“60万中国留学生,怎么能叫『美国优先』?”她指出,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学府为赚取高额学费,大量招收外国学生,可能挤占美国本土学生的机会。乔治亚州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更直言,若大学因失去中国学生而倒闭,“那就该倒闭”,因为它们“靠中共撑著”。与此同时,英国议会7月30日发布的《英国境内的跨国镇压》报告如当头棒喝,警告中共通过留学生实施系统性监控与恐吓,西方国家需高度警惕。
谢田:60万非“洪水猛兽” 筛选是关键
谢田在节目中首先澄清误解,指出“60万”并非每年新增,而是总在读人数(enrollment)。他以一所大学为例:总计4000名学生,每年新生仅1000人。按美国约3000至4000所高校估算,60万中国留学生平均每校仅200人。像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或普渡大学这样的大型院校,已有500至1000名中国学生,因此“60万听起来吓人,实际没那么可怕”。
回顾历史,谢田指出,80-9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多为研究生,凭借美国奖学金(TA或RA)前来,为美国科技进步贡献智力。如今,情况已变,许多留学生从中学阶段即赴美读本科,自费缴纳高额学费。这虽占用本土生源名额,却为大学注入资金,尤其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大学招生承压的背景下。据统计,美国“婴儿潮”后,00后入学人数减少,60万中国留学生的学费无疑是“救命稻草”。

中国留学生(Adobe Stocks)
但他也提醒,过去几十年,中国留学生涉窃取知识产权问题频发,“仇恨美国却偷走一切”。他相信川普政府不会放松管制,将采取三重限制:一、禁止来自中国国防七子等军工相关院校的学生;二、限制敏感专业,如计算机、人工智慧、核科技、航空和新材料,开放商科、文理学院等非军工领域;三、严格背景审查,排除中共背景或反美记录者,入境时利用AI快速筛查社交媒体账号。
谢田还分析,中国未必能派出60万留学生。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结婚率低离婚率高,导致高校招生不足,多所大学关停。经济衰退、房地产泡沫破灭,中产阶级难以负担留学费用。他分享一则趣闻:一名欧洲商人到中国投资失败,却因早年买房增值千万获利,反映过去财富效应已消失。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商场和写字楼空置率高,经济下行让留学成奢侈品。“中国穷了,来不了那么多”,他断言。即使放开60万名额,实际人数可能远低于预期。
他认为,限制敏感专业可有效防范窃取。例如,商科或法律学生“偷也偷不懂”。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窃取规模最大,从南斯拉夫击落的美国隐形战机残骸,到俄乌战场收集情报,无孔不入。若政策得当,60万留学生可推动中国学习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其社会进步。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美国总统川普近日接连两天宣布,计划允许60万时评人谢田与江峰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这一政策,揭示其背后经济机遇与国家安全风险的复杂博弈。结合英国议会最新报告,这场教育政策之争已演变为中美战略对抗的新焦点。
川普“开闸泄洪” 引爆争议
8月25日,川普在接见韩国总统李在明时首次抛出“60万中国留学生”计划,强调教育交流的重要性。次日,他在内阁会议上重申,美国大学依赖国际学生维持运营,接纳中国学生是“荣幸”。这一数字远超当前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约27万),甚至高于疫情前峰值(37万),被外界解读为川普“交易艺术”的又一例证,意在以教育为筹码,推动中美贸易谈判。
然而,这一决定迅速点燃火药桶。保守派评论员劳拉.英格拉姆在采访商务部长时毫不客气地质问:“60万中国留学生,怎么能叫『美国优先』?”她指出,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学府为赚取高额学费,大量招收外国学生,可能挤占美国本土学生的机会。乔治亚州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更直言,若大学因失去中国学生而倒闭,“那就该倒闭”,因为它们“靠中共撑著”。与此同时,英国议会7月30日发布的《英国境内的跨国镇压》报告如当头棒喝,警告中共通过留学生实施系统性监控与恐吓,西方国家需高度警惕。
谢田:60万非“洪水猛兽” 筛选是关键
谢田在节目中首先澄清误解,指出“60万”并非每年新增,而是总在读人数(enrollment)。他以一所大学为例:总计4000名学生,每年新生仅1000人。按美国约3000至4000所高校估算,60万中国留学生平均每校仅200人。像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或普渡大学这样的大型院校,已有500至1000名中国学生,因此“60万听起来吓人,实际没那么可怕”。
回顾历史,谢田指出,80-9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多为研究生,凭借美国奖学金(TA或RA)前来,为美国科技进步贡献智力。如今,情况已变,许多留学生从中学阶段即赴美读本科,自费缴纳高额学费。这虽占用本土生源名额,却为大学注入资金,尤其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大学招生承压的背景下。据统计,美国“婴儿潮”后,00后入学人数减少,60万中国留学生的学费无疑是“救命稻草”。

中国留学生(Adobe Stocks)
但他也提醒,过去几十年,中国留学生涉窃取知识产权问题频发,“仇恨美国却偷走一切”。他相信川普政府不会放松管制,将采取三重限制:一、禁止来自中国国防七子等军工相关院校的学生;二、限制敏感专业,如计算机、人工智慧、核科技、航空和新材料,开放商科、文理学院等非军工领域;三、严格背景审查,排除中共背景或反美记录者,入境时利用AI快速筛查社交媒体账号。
谢田还分析,中国未必能派出60万留学生。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结婚率低离婚率高,导致高校招生不足,多所大学关停。经济衰退、房地产泡沫破灭,中产阶级难以负担留学费用。他分享一则趣闻:一名欧洲商人到中国投资失败,却因早年买房增值千万获利,反映过去财富效应已消失。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商场和写字楼空置率高,经济下行让留学成奢侈品。“中国穷了,来不了那么多”,他断言。即使放开60万名额,实际人数可能远低于预期。
他认为,限制敏感专业可有效防范窃取。例如,商科或法律学生“偷也偷不懂”。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窃取规模最大,从南斯拉夫击落的美国隐形战机残骸,到俄乌战场收集情报,无孔不入。若政策得当,60万留学生可推动中国学习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其社会进步。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