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騎手曝光外賣廚房:垃圾房旁做漢堡、赤膊備餐
進入地下壹層後,左右兩邊各有4間隔間,每個隔間同樣拾幾平左右。其中壹邊不通燃氣,只能用電。這裡沒有明窗、不通風,僅靠電扇維持空氣流通。由於過於悶熱,記者現場看到不少男性商家上身赤膊。隔間內的食材、餐廚用品與日用品隨意擺放,有的甚至堆在地上,而垃圾桶就在不遠處。
“分身”的商家:
壹證多店,壹址多店
調查中,記者還發現存在不同商家共用同壹張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現象。例如,武夷坊內的名為“PotatoMaster薯條專門店”“鼎好鹹肉菜飯·醃篤鮮”“來壹碗撒湯·煎餃·鍋貼·灌湯包”“炭小簽貴陽特色燒烤”“無名脆皮烤雞”這伍家店鋪使用的都是上海易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與食品經營許可證。
也有商家利用同壹個線下實體經營地址,在外賣平台開設多店。例如,壹家主營菜飯、醃篤鮮等菜品的商鋪在某外賣平台上名為“鼎好羅宋湯·上海菜飯·炸豬排”,地址顯示為武夷路352號12幢北半幢地下壹層,而在另壹家平台上則名為“鼎好鹹肉菜飯·醃篤鮮”,地址顯示為武夷路350號12幢北半幢地下壹層。平台顯示,地址標注為仙霞西路299弄30號2樓202室的有“探烤家徐州烤肉筋卷餅”與“川湘味開胃小炒”這兩家店。有意思的是,盡管外賣平台都要求商家上傳店鋪照片,但有商家隨便上傳壹張不相關的照片,也能成功糊弄過去。

外賣平台上,兩家店地址為同壹個
此外,這兩處外賣廚房都未公示管理部門對商家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的“餐飲臉譜”標識。
8月27日,上海中島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律師協會民事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李威傑律師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2024年2月起施行的《上海市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從業人員有健康管理制度,場所要執行衛生規范制度,入網食品經營者在第叁方平台公示的信息需要和經營項目、店招壹致,不得偽造、塗改、倒賣、出租、出借、轉讓食品經營許可證。
冒用他人證照的外賣商戶明知自身不具備食品生產經營條件,仍從事相關經營的行為顯然違法。李威傑說:“此外,外賣平台企業未盡審核義務的行為也違反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目前,記者已向長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相關情況,並將持續追蹤報道。
鼓勵騎手成為
暗廚的“移動哨兵”
“如果商家地址在地下室或者贰樓的,多半是沒有堂食的外賣,謹慎下單。”這是壹位騎手在“點外賣避坑指南”話題下的留言。
隨著外賣行業急速擴張,無堂食外賣廚房數量激增。它們藏身於美食廣場、共享廚房、地下室等,操作間面積較小,不接待消費者堂食就餐,只經營網絡平台的餐飲外賣服務。由於經營場所隱蔽、商戶規模小、經營地址和人員變動頻繁等特點,容易成為監管盲區。
目前,針對這壹新業態缺失細化標准的情況,上海多區的管理部門已經協作聯動,結合現有的法律法規,擬定轄區無堂食外賣廚房食品安全工作操作指引及管理規范,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健康與安全。
記者瀏覽社交媒體發現,不少騎手已自發做起了兼職的衛生“監督員”。他們發布的後廚實景,既為良心明廚帶來流量,也使問題暗廚無處遁形。
因此,是否可以將這支龐大的騎手隊伍,納入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模式中?例如,建立壹套簡便的舉報-反饋機制,騎手只需隨手拍攝、壹鍵上傳,市場監管部門便可根據線索快速響應、突擊檢查,並對屬實的舉報給予相應獎勵。這既是對騎手額外付出的壹種補償,也能極大擴展監管的觸角,形成壹張由無數移動節點組成的實時監督網絡。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