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归队》,东北抗战日常拍出了真实残酷的一面
对不少观众来说,“东北抗联”可能并没有历史书上其他有名的事件那么熟悉。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次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东北人民奋起反抗。爱国民众和官兵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十几支中共领导的游击队也在东北各地奋勇抗敌。至1936年初,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其他抗日武装陆续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共11个军,鼎盛时达3万余人。
对东北军民而言,抗战不是八年,是十四年。这极大的时间跨度,再放在极寒之地,抗战要面临的艰苦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一般战争。因此,东北抗联与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并称为中国革命“三大艰苦”。

《归队》开篇很快交代了军士面临的绝境。一方面,零下几十度的气温、没有充足的食物和保暖衣物,都是身体发肤之痛,是客观条件;另一方面,日军持续“大讨伐”和“归屯并户”政策,将东北民众赶到“集团部落”,等于经济封锁,切断了我军的后勤供应。
在深山老林中、冰天雪地中,东北抗联要长期作战,持续面对的是物资短缺、精神孤独。饿死、冻死、战死是每一天随时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在剧中看到了,个人的死亡来得如此突然,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战斗。

开放而复杂的公路片叙事
YIQIYINGCHUANG
随着剧集的展开,《归队》中存活下来的几个人逃散之后分别进入了不同的复杂困境。这困境更多与人有关,与东北极具地域性的生活有关。不同社会力量在极端环境下选择不同的生存策略,淘金的、挖参的、打劫的、坑蒙拐骗的、包括正规警察和日军,都在展现他们具体对人的方式。
胡军饰演的排长和田小贵,进入了参帮,看到“老把头”坚持传统,将挖参当成一种与天协作的使命,充满仪式感。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