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考上985,背后的他走红(图




一个乡村教师,驾着他的二手大众车,疾行在云雾缭绕的恩施高山公路上。窗外的风掀起他的短袖,露出晒得黝黑的手臂。暑假是教书匠最快乐的季节,他数年前播下的种子,往往在这时候得到收获。

这是袁辉待在鄂西偏远山区的第13年。13年前,他跟这里毫无交集,是一个标准的城市青年。现在,他说一口流利的恩施方言,熟悉每一条通往村庄的岔路,跟老乡们打起招呼,熟络得像在自家门口。

他要开车1小时,去巴东县白沙坪村看望学生。那是他支教生涯的起点,六年前被他教过的小胖墩,刚考上高中。暑假里,常有他教过的学生考上高中、大学,特意请他吃饭。

最让他欣慰的学生,可能是19岁的青青。

在众多学生里,他跟青青的交集是最深刻的。这个住在深山的女孩刚上小学,就被确诊罕见病“成骨不全症”,骨头脆如玻璃,极易骨折,被迫坐上轮椅,远离学校。袁辉为她上门送教6年,是青青小学阶段唯一的老师,也让她得以持续接下来的学业。

命运奏出了奇妙的回响。这个夏天,青青以621分的高考成绩被武汉大学历史专业录取。当年,袁辉也是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毕业后,来到巴东支教,青青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



今年7月,青青被武大录取后,与袁辉合照庆祝/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来,袁辉多次站上奖台,领取围绕“基层”“奉献”的荣誉。但靠近他的人会发现,他脸上从来没有任何太凝重的东西。他对自己的解释很简单:乡村有好的空气和景色,而教育让他“既能带给别人喜悦,也能让自己内心喜悦”。

“你看我这逻辑,没什么漏洞吧?”他轻松地问,双手转动反向盘,汽车翻过又一道山岭。此时,他载着又一个对他好奇的人——我,穿行在去学生家的山路上。

这是一个在当代人群中罕见的支教者。一个人从少年时代的理想走到现实,两点间是一条纯粹的直线,最简单,也最艰繁。


01

“生命的喜悦”

2012年9月8日,24岁的袁辉带着一条睡袋、几本书和几件衣服,赶到位于湖北巴东县清太坪镇的姜家湾教学点。他坐了一夜火车到附近的野三关镇,在那里搭上了一辆颠簸的双排座卡车,那是当时通往姜家湾的唯一方式。

在这之前,袁辉去过四川、贵州的山区,但没能落脚支教。他偶然在新闻里看到,湖北巴东的姜家湾教学点,有一位双腿残疾的“拐杖教师”谭定才,拄着拐杖坚持给学生上课。他想,这个地方一定很缺老师。

鄂西恩施,武陵山脉和巫山山脉交汇,境内高山纵横。巴东县又位于恩施最东北角,和重庆接壤,县境平均海拔达1053米。巴东人家祖祖辈辈,都分布在深山沟壑里,孩子们需要翻山越岭去上学。姜家湾教学点有27个学生,开设学前班和小学一、二年级,但只有谭定才一个老师。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一届峰会 一场阅兵 莫迪7年首访背后的中国外交雄心 985毕业的年轻人,在西部县城考公上岸
    巴黎吉美博物馆"更名案"变官司 背后是否与北京有关 普京金正恩确定参加93阅兵,如何观察背后的细节
    雍正王朝:老十三胤祥短命的背后,藏着邬思道三个鲜为人知的卦象 12年前"带父乞讨"女孩考上大学:毕业想当老师
    北京"九三阅兵"背后的历史叙事争议 失控的芬太尼:药物滥用背后的权力、金钱与死亡
    川普炒掉Fed理事 美元汇价齐跌 金价上升 背后意义重大 人民币升至去年11月来最高 背后浮现两大推手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