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坠机谜踪 寻找"二战"失落山林的盟军战机
对于日期差异,他解释说,飞机轰炸时要保持无线电静默,所以26号未必是坠毁时间,而是最后一次无线电联络时间。更有力的证据则是,第308轰炸机大队在25、26两日坠毁了两架飞机,其中一架更早前已被团队成员克莱顿·库勒斯(Clayton Kuhles)在印度西北部找到并确认身份。
今年5月25日,团队依照惯例为鉴定完成的005坠机举行了纪念仪式。这是个十人机组,其中7人的照片里,队员基本身着军装自信笑着,面容俊俏。因现有资料无法找到另外三人的照片,只好在空白相框中写上他们的名字。
王健将仪式现场发到社交平台后,法国一个寻机公益团队联系了他——就在同一天,他们正为一架刚找到的美国B-24轰炸机举办纪念活动,而它也是1944年5月25日失联的十人机组!也因此,王健经对方引荐认识了法国的鉴定专家阿兰·布雷顿(Alain Breton),没想到他很快就揭晓了“HP”的答案。
阿兰·布雷顿在邮件回复中附上类似标牌说明称,“HP”为“Henri Potez”的工厂标记,作为上世纪20-30年代法国领先的飞机制造商,它设计的Potez-25总产量超7000 架。至于那根造型独特的凸轮轴,显然属于Potez-25的“W 型”发动机——与英国“雄狮” 发动机相同,这也是为何它曾被鉴定为英国坠机。
而“白鸟号”搭载的发动机与Potez-25的为同款,阿兰·布雷顿表示,这两架飞机基本同属上世纪 20 年代中期,但由于当时法国面临的工业和政治问题,Potez-25在二战期间仍在服役,这款飞机尤其朴素,主体结构为木质,表面覆盖织物,“在资源极其有限的车间里也相当容易维修。但不利的是,在丛林中坠毁 80 年后,残骸可能所剩无几。”
三
之后,专注于法属印度支那空军领域研究的法国历史学者吕西安·莫拉罗(Lucien Morareau)接力调查出了坠机缘由,他在回复王健的邮件中推断:1945年3月21日,完成护送任务的科格尔驾机返程途中,极有可能在印度支那北部遭遇常见浓雾,迷失方向后坠入茂密的森林。彼时,法属印度支那殖民政权已随着日本发动的“明号作战”走向瓦解,残余法军开始撤退。
另据王健提供的美国加州棕榈泉航空博物馆(一家二战主题博物馆)公开资料,1945年4月20日,科格尔的队长武泽洛上尉(Captain Vouzellaud)转移至老挝琅南塔机场后,始终没有等到科格尔出现。他在写给埃德温·维岑伯格的信中表示,“这位总是冲在战友前面、如此有魅力的年轻军官突然失踪,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深感悲痛。”
“我们不能假装这个世界都很关心这件事,否则他们也不会被遗忘在山区八十年。”王健说,科格尔的处境也是大部分驼峰航线失联飞行员的缩影。
这条航线险象环生。央视纪录片《长空飞虎》中谈及,多变的天气,险峻的地形,日军飞机的拦截,让驼峰航线成为当时世界上飞行难度最大、条件最艰苦、牺牲最惨重的航线,平均每两天就会有一架飞机坠毁。

一块坠机的金属蒙皮,它在巨大冲击下被挤压成了波浪形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在驼峰空运中损失飞机563架,牺牲和失踪人员达1500多人。美国航空专家杰弗里·魏塞尔(Jeff Weissel)解释说,碰到极端天气,几分钟内冰就能在机翼积15-20厘米厚,但那时飞机基本没有防冰措施,美军也清楚这些缺陷,但做的只是尽快生产更多飞机再把它们送上战场。“当然,防止结冰的最好办法是不要起飞。”
“这些飞行员不是遗失在太空或马里亚纳海沟。他们在登山家可以企及的山谷里、高山上。”王健说,团队“THE FOURTEEN MOUNTAINS”的名称寓意为世界上海拔超8000米的14座山峰,它们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西、北段,那里汇聚着密集的商业攀登活动,相较之下南段的坠机残骸鲜有人问津。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今年5月25日,团队依照惯例为鉴定完成的005坠机举行了纪念仪式。这是个十人机组,其中7人的照片里,队员基本身着军装自信笑着,面容俊俏。因现有资料无法找到另外三人的照片,只好在空白相框中写上他们的名字。
王健将仪式现场发到社交平台后,法国一个寻机公益团队联系了他——就在同一天,他们正为一架刚找到的美国B-24轰炸机举办纪念活动,而它也是1944年5月25日失联的十人机组!也因此,王健经对方引荐认识了法国的鉴定专家阿兰·布雷顿(Alain Breton),没想到他很快就揭晓了“HP”的答案。
阿兰·布雷顿在邮件回复中附上类似标牌说明称,“HP”为“Henri Potez”的工厂标记,作为上世纪20-30年代法国领先的飞机制造商,它设计的Potez-25总产量超7000 架。至于那根造型独特的凸轮轴,显然属于Potez-25的“W 型”发动机——与英国“雄狮” 发动机相同,这也是为何它曾被鉴定为英国坠机。
而“白鸟号”搭载的发动机与Potez-25的为同款,阿兰·布雷顿表示,这两架飞机基本同属上世纪 20 年代中期,但由于当时法国面临的工业和政治问题,Potez-25在二战期间仍在服役,这款飞机尤其朴素,主体结构为木质,表面覆盖织物,“在资源极其有限的车间里也相当容易维修。但不利的是,在丛林中坠毁 80 年后,残骸可能所剩无几。”
三
之后,专注于法属印度支那空军领域研究的法国历史学者吕西安·莫拉罗(Lucien Morareau)接力调查出了坠机缘由,他在回复王健的邮件中推断:1945年3月21日,完成护送任务的科格尔驾机返程途中,极有可能在印度支那北部遭遇常见浓雾,迷失方向后坠入茂密的森林。彼时,法属印度支那殖民政权已随着日本发动的“明号作战”走向瓦解,残余法军开始撤退。
另据王健提供的美国加州棕榈泉航空博物馆(一家二战主题博物馆)公开资料,1945年4月20日,科格尔的队长武泽洛上尉(Captain Vouzellaud)转移至老挝琅南塔机场后,始终没有等到科格尔出现。他在写给埃德温·维岑伯格的信中表示,“这位总是冲在战友前面、如此有魅力的年轻军官突然失踪,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深感悲痛。”
“我们不能假装这个世界都很关心这件事,否则他们也不会被遗忘在山区八十年。”王健说,科格尔的处境也是大部分驼峰航线失联飞行员的缩影。
这条航线险象环生。央视纪录片《长空飞虎》中谈及,多变的天气,险峻的地形,日军飞机的拦截,让驼峰航线成为当时世界上飞行难度最大、条件最艰苦、牺牲最惨重的航线,平均每两天就会有一架飞机坠毁。

一块坠机的金属蒙皮,它在巨大冲击下被挤压成了波浪形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在驼峰空运中损失飞机563架,牺牲和失踪人员达1500多人。美国航空专家杰弗里·魏塞尔(Jeff Weissel)解释说,碰到极端天气,几分钟内冰就能在机翼积15-20厘米厚,但那时飞机基本没有防冰措施,美军也清楚这些缺陷,但做的只是尽快生产更多飞机再把它们送上战场。“当然,防止结冰的最好办法是不要起飞。”
“这些飞行员不是遗失在太空或马里亚纳海沟。他们在登山家可以企及的山谷里、高山上。”王健说,团队“THE FOURTEEN MOUNTAINS”的名称寓意为世界上海拔超8000米的14座山峰,它们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西、北段,那里汇聚着密集的商业攀登活动,相较之下南段的坠机残骸鲜有人问津。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