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紐約這個華人聚集區,為什麼癌症率這麼高?

紐約(专题)市伍大行政區中,史丹頓島(Staten Island)常被形容為“最安靜的壹角”,遠離曼哈頓的喧囂與布魯克林的擁擠,也不像皇後區和布朗克斯那樣多元復雜。


許多移民(专题)家庭選擇在這裡安家,圖的就是壹個環境單純、街區安穩的生活。然而,州政府和市衛生部門公布的壹組數據,卻在長久以來為史丹頓島罩上了壹層揮之不去的陰影:這裡的癌症發病率,連續贰拾多年居全市之首。

根據紐約州癌症登記處最新發布的2018年至2022年伍年數據,在所有侵襲性惡性腫瘤的統計中,史丹頓島的發病率始終高居第壹。每拾萬人中,有多達509.4名居民被確診患癌,而曼哈頓的數字是427例,布魯克林約為413.6例,布朗克斯415.1例,皇後區則為399.6例。換句話說,史丹頓島居民罹癌的幾率比曼哈頓人高出將近20%,比皇後區居民更是高出近叁成。

更令人震驚的是,在紐約州所追蹤的23種癌症類型中,史丹頓島有14種的發病率位居全市之首。這些癌症涵蓋范圍極廣,從口腔和咽喉癌、食道癌、結直腸癌、胰腺癌、肺癌,到女性乳腺癌、子宮癌、卵巢癌,以及膀胱癌、腎癌、腦部和中樞神經系統癌、甲狀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等,幾乎涉及所有主要器官系統。

長期以來,這壹反常現象引起了醫學界和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自1997年起,紐約市和州衛生部門已多次啟動專項研究,希望解釋為何史丹頓島的癌症數據始終高企。但遺憾的是,這些研究壹次又壹次以“未能找到確切原因”收場。即便對數據進行標准化處理,以每拾萬人為計算基准,消除了人口結構差異的影響,史丹頓島仍舊居高不下。



社區居民的疑慮很自然地集中到壹個共同點上:環境污染。史丹頓島曾是美國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所在地——Fresh Kills填埋場。從1948年起,這裡接收了數以百萬噸計的城市垃圾,直到2001年才正式關閉。大量垃圾長期堆積在土壤和地下水之上,是否對居民健康造成了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壹點始終未得到明確的科學結論,卻常常在居民與輿論場中被提起。

除環境因素外,公共衛生專家也提出了其他解釋。史丹頓島居民的吸煙率與肥胖率在全市范圍內偏高,這些生活方式相關的風險因素可能增加癌症的發生率。此外,史丹頓島的居民構成與其他區略有不同,這裡以中產階層和白人家庭為主,他們更有可能進行定期體檢和篩查,這意味著更多早期病例被發現,導致“確診率”看起來更高。但即便考慮到這些變量,數據差距依然顯著。


對於生活在史丹頓島的人們來說,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壹樁樁沉重的家庭故事。無數家庭在癌症的陰影下失去親人,當地社區組織多次集會,要求政府加大對環境調查的投入,同時提供更多醫療支持和癌症篩查資源。他們擔心,若缺乏足夠的關注和幹預,“癌症島”的標簽將會代代相傳,成為這座社區難以擺脫的宿命。

在全美范圍內,史丹頓島的例子凸顯了壹個普遍而嚴峻的現實:健康問題往往與環境、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緊密交織。壹次工業遺留的污染,或者長期被忽視的公共健康隱患,可能在幾拾年後以癌症數據的形式集中爆發。對其他城市而言,史丹頓島是壹記警鍾,它提醒人們,城市的發展不能只顧眼前,更需要考量環境和公共健康的長遠影響。

如今,史丹頓島的癌症發病率依然居高不下,科學界依舊在尋找答案。原因或許復雜多樣,可能是環境與生活方式疊加的結果,也可能是尚未揭示的深層因素。但無論如何,這壹問題已不僅僅是壹組統計學上的數字,而是與社區居民的生命與未來息息相關的現實挑戰。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更多...
    巴方:《紐約宣言》為停止戰爭提供真正且寶貴機會 紐約市長熱門人選喊逮捕納坦雅胡 猶太選民仍支持
    聯大通過決議,批准落實"兩國方案"的紐約宣言 紐約時報:人們懷念互聯網之前的1990年代美好時光
    紐約康奈爾大學兩學生獵殺黑熊 宿舍內剝皮分解 精心設計騙$2000萬建材 紐約華人詐騙團伙被搗毀
    紐約時報:美國單打獨斗難敵中國 激烈對峙 車胎被扎…ICE在紐約僅捕1人被迫中止掃蕩
    驚悚!紐約屋主被綁在柱子葬身火海 警追縱火犯 令人發指!紐約年邁夫婦遭入室劫殺 嫌犯行凶後縱火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