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贷款] 记者暗访揭"职业背债人":没拿到钱却背上百万贷款

职业背债人”签下一纸协议,用自己的身份和未来,为他人扛起巨额债务,换取一笔看似丰厚的“快钱”。这些“操作”,难道真如中介所说的那般“安全稳妥”吗?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贷款诈骗罪”为关键词检索,得到了14546篇相关文书。经过梳理多份判决书,看到“职业背债人”几乎注定走向相同的结局。

安徽55岁的孙某某,小学文化,无业,曾有赌博罪前科。2019年,经朋友介绍,他明知自己无还款能力,仍前往深圳,被包装成“深圳市和泰年酒店有限公司”的员工,并通过使用虚假的工作单位、缴纳公积金等证明材料,完美了自己的“剧本人设”,最终从银行骗贷21万余元。扣除中介“服务费”,他实际到手9万余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消费。最终孙某某因犯贷款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五个月,退缴违法所得外,并处罚金二万元。

勿信“包装贷款”,避免成为犯罪帮凶

就职业背债人面临的法律风险,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卓越表示,若使用虚假经营资料、个人学历等材料,配合他人骗取银行贷款,且并无真实贷款目的,则涉嫌骗取贷款罪或贷款诈骗罪。

武卓越指出,无论涉及何种罪名,只要参与虚构事实、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都会存在涉嫌上述犯罪的法律风险。因此,若有人意图借用个人身份信息办理贷款,务必警惕相关风险,避免成为共犯。

“刑事处罚、民事追偿和信用破产,几乎是每一位职业背债人最终必然面对的‘三重门’。”武卓表示:“他们梦想中的“快钱”,实则是卖身契,预售了自己的自由、未来的收入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本信用”。

值得一提的是,多起案例中,中介基本被另案处理,同样难逃法律制裁。


2022年12月,非法贷款中介翟某某等人,在明知借款人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为其编造虚假的工作单位、住址、伪造社保金缴纳记录的方式,先后骗取两家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共50万元。贷款到账后,翟某某等人从中抽取贷款金额60%左右的佣金。

此外,翟某某等人还采用上述手段,将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员包装为医药公司、建筑公司等单位职员,以此骗取某银行 “个人消费贷款”共计1110万元。2024年9月,法院以贷款诈骗罪判处翟某某等4名贷款中介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三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三十万元至六万元不等。

本案承办检察官提醒,金融秩序关乎经济安全,社会公众切勿轻信“包装贷款”等非法中介宣传,避免成为犯罪帮凶;金融机构要严格贷前审查,加强员工培训,防范“职业背债人”等风险。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本周最火话题:加国三年期固定利率 男子贷款8.3万元,被扣2.8万元服务费?银行回应
    TD:关税影响BC省的抵押贷款借款人 泡泡玛特半年狂揽138亿,毛利率已经超过LV!
    鲍威尔释放谨慎降息信号 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加国最佳房贷利率 固定利率持续升
    专家警告加房主警惕抵押贷款陷阱 固定还是浮动利率?房贷利率难抉择
    利率是否够低?加国央行放话看情况 中国7月新发放贷款20年来首次下降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