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9月降息在即 全球牛市有望延續
日前,某華爾街大行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在閉門會上提及,最近全球市場似乎無懼於經濟數據、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儼然有壹個流動性驅使的“水牛”征兆。
在美國,市場對人工智能(AI)主題瘋狂扎堆炒作;在歐元區,歐洲央行的持續降息創造了低利率環境,再通脹和國防支出加碼的預期導致資金湧入國防和周期股。而中國在基本面企穩和政策預期下,低利率驅動部分居民儲蓄等資金流入股市,保險資金砸下近萬億增持股市。
8月22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基准前景和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需要我們調整政策立場”。高盛認為,9月會議降息25個基點(BP)是大概率事件。當前,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普遍認為,降息將給亞洲市場注入動能,即使經歷大漲。
鮑威爾口風急轉
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是每年常規的美聯儲會議之外最重要的政策會議,從2010年以來,多項重要的政策轉向都是通過這個場合對外官宣的。
此次,壹直和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唱反調的鮑威爾也終於“松口”了,演講之初就開宗明義——要降息了。
鮑威爾表示:“基准前景與風險平衡的變化可能需要我們調整政策立場。在這壹年中,在經濟政策發生深刻變革的背景下,美國經濟表現出了韌性。就美聯儲的雙重使命目標而言,就業市場仍接近最大就業水平,通脹雖然依然偏高,但已從疫情後的高點大幅回落。與此同時,風險的平衡似乎正在發生轉變。”
過去壹段時間,美國關鍵的經濟數據顯示出相互矛盾的信息。最新CPI尤其是服務通脹高於預期,但非農爆冷顯示出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甚至出現疲弱跡象,這令美聯儲陷入遏制潛在通脹與保就業(保經濟)的兩難境地。好在,通脹數據的回升頗為克制,關稅風險也比此前低得多。
鮑威爾稱,關稅的影響主要是壹次性抬升物價水平。他承認存在關稅引發更持久通脹動態的風險,但同時指出通脹預期仍然錨定。關鍵在於,勞動力市場並不緊俏,因此工資—價格螺旋導致的持續通脹壓力可能性不大。
目前,美聯儲內部的鴿派音量逐漸升高,7月會議美聯儲副主席鮑曼與理事沃勒主張降息25BP,這是1933年以來首次出現兩名票委投下反對票。
交易員認為,如果9月公布的8月非農數據和CPI數據不出意外,下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宣布降息可能是板上釘釘。
全球股市獲支撐,弱美元持續
在鮑威爾發言前,美股經歷了兩天的回調,顯示交易員的謹慎情緒。而在發言後,美股狂飆,美元指數跌回了97區間,美債收益率全線下行。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陳傑瑞(Jerry Chen)對記者表示,市場預期美聯儲到明年年底之前還有125BP的降息空間,這在所有主要經濟體央行中是最為鴿派的預期,暗示弱勢美元在中長期或難以轉變,但同時低利率也有望催生經濟和美股的上行周期。
8月以來,全球股市都高歌猛進,美聯儲降息預期的確認或使得動能延續。例如,標普500指數在本月壹度觸及6445.76點,納指也創下年內第19次新高。年初至今,美國主要股指上漲約7%至8%。
歐洲市場漲勢同樣強勁。歐元區藍籌股指數Euro STOXX 50年初至今上漲約11%,表現優於美國大盤股;受益於能源與金融板塊的上漲,英國富時100指數在8月中旬突破9200點,創下歷史新高。整體來看,歐洲市場憑借較低估值與經濟復蘇預期,吸引了更多國際資本流入。
日本(专题)股市此前經歷了短期回調,但不改長期強勢。日經225指數在過去壹周突破430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美國和日本股市的大漲很大程度緣於AI熱潮,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報告顯示,原來只有5%的AI項目才能創造百萬美元價值,其余的都仍在虧損。這給AI熱潮潑了冷水,壹度導致上周科技巨頭股價回調。
威靈頓投資管理全球行業分析師布萊恩·巴貝塔(Brian Barbetta)對記者表示,盡管潛在風險依舊,但該機構對AI仍然樂觀,因為AI不同於以往任何壹次技術范式變革,這體現在以下幾個維度:能夠接入AI應用和服務的硬件設備已在全球近乎普及;相較於過去的技術范式變革,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AI技術的可擴展性遠超其他技術創新;企業正大規模投資AI。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