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少年高考689分进入清华大学
聊到学习经验时,肖晓刚提到,几乎也是在同一时期,他意识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那是上初中的某一天,我躺在床上回想当天学了什么,结果发现什么都想不起来。我突然意识到,这样学习太低效了,以后不能这样。”肖晓刚说,“另外,我有点坐不住,不是那种能坐下来一学一整天的人,所以必须提高学习效率。”
从那时开始,肖晓刚开始反思自问花时间学某个内容后,究竟学到了什么,逐渐养成了对学过的内容要及时梳理、总结、归纳的习惯,有意识地追求高效学习。
因此,肖晓刚学过的内容一般都能记住、会应用,学习效率也比较高。
不仅如此,肖晓刚还喜欢且善于自学。
他就读的高中会定期放假,学校放假后,他喜欢放假后去学校自习。“上午学习两个小时,然后去打一会儿篮球后去吃饭午休,下午再继续到学校自习。”他说,他很喜欢这样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他奔着拓宽知识面、增长眼界的目的,自己上网找资料、找教材自学了高中学科竞赛内容,顺便去参加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的学科竞赛,并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竞赛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去思考较难的问题,这使我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升,知识面变广。”肖晓刚说。
他认为,这些好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
“上大学后更是如此,清华的课程难度比较大,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很多,须有时间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学习之余挤出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肖晓刚笑道,他很爱体育运动,属于有点调皮、不太循规蹈矩的学生。
“我喜欢打篮球,还是比较激进的那种,高中时期因此脚崴过很多次。崴脚后我上下学得拄拐杖,行动不太方便。老师多次提醒我打球时别太着急,还曾建议我等高考结束后、脚彻底养好了再去打球。”肖晓刚说。
在肖晓刚看来,打篮球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释放压力、调整状态的一个重要方式。
他说,大学期间他还会继续打篮球,希望能将这个爱好再坚持四年。
“希望成长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近几年有一些关于“小镇做题家”的话题讨论,肖晓刚说,“我就是‘小镇做题家’。做题是我考上好一点的大学、走向更好的成长平台的方式。”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肖晓刚说,“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了比较多的困难才来到这里(清华)的。”
肖晓刚提到,几乎从高一开始,他的学习重心就放在了自己喜爱的理科上。这导致到上高三后,他的语文成绩波动剧烈,高考前一度跌破下限。
“高考前倒数第二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是年级第二名;然而高考前最后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全校600多名。”肖晓刚说,按照木桶原理,语文是他的最大“短板”。要改变语文学习的状况,需要找出自己这块“短板”中的“短板”。所以,高三阶段,他投入了很多时间到语文科目中,自己分析语文答卷上哪些部分扣分比较多,就针对哪个板块展开专项练习。线下资源不足,就去网上寻找学习资源。
“这种学习方式还比较有效果。我的高考语文成绩是125分,全班第一名。”肖晓刚说,来到清华后,他希望能够在清华这个新平台上获得成长,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成长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肖晓刚说,“我来自小地方,我不清楚自己算不算来自‘寒门’,但肯定不是‘贵子’,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清华高手云集,我想过,如果我很努力但仍表现平平甚至不尽如人意,我也会接受。”他说,“我不会去跟别人比,但我会反思自己,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会激励我前进。”
作为一名通过“自强计划”考入清华的学子,肖晓刚在家乡受到了不少关心和关注。
这些关心和关注是压力还是动力?肖晓刚说,这些不会给他带来太多压力,但确实让他多了一些回馈家乡的动力。他很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我选择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因为这个招生大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通信、芯片等国家需进一步提升的领域。”他说,“我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那是上初中的某一天,我躺在床上回想当天学了什么,结果发现什么都想不起来。我突然意识到,这样学习太低效了,以后不能这样。”肖晓刚说,“另外,我有点坐不住,不是那种能坐下来一学一整天的人,所以必须提高学习效率。”
从那时开始,肖晓刚开始反思自问花时间学某个内容后,究竟学到了什么,逐渐养成了对学过的内容要及时梳理、总结、归纳的习惯,有意识地追求高效学习。
因此,肖晓刚学过的内容一般都能记住、会应用,学习效率也比较高。
不仅如此,肖晓刚还喜欢且善于自学。
他就读的高中会定期放假,学校放假后,他喜欢放假后去学校自习。“上午学习两个小时,然后去打一会儿篮球后去吃饭午休,下午再继续到学校自习。”他说,他很喜欢这样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他奔着拓宽知识面、增长眼界的目的,自己上网找资料、找教材自学了高中学科竞赛内容,顺便去参加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的学科竞赛,并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竞赛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去思考较难的问题,这使我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升,知识面变广。”肖晓刚说。
他认为,这些好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
“上大学后更是如此,清华的课程难度比较大,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很多,须有时间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学习之余挤出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肖晓刚笑道,他很爱体育运动,属于有点调皮、不太循规蹈矩的学生。
“我喜欢打篮球,还是比较激进的那种,高中时期因此脚崴过很多次。崴脚后我上下学得拄拐杖,行动不太方便。老师多次提醒我打球时别太着急,还曾建议我等高考结束后、脚彻底养好了再去打球。”肖晓刚说。
在肖晓刚看来,打篮球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释放压力、调整状态的一个重要方式。
他说,大学期间他还会继续打篮球,希望能将这个爱好再坚持四年。
“希望成长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近几年有一些关于“小镇做题家”的话题讨论,肖晓刚说,“我就是‘小镇做题家’。做题是我考上好一点的大学、走向更好的成长平台的方式。”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肖晓刚说,“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克服了比较多的困难才来到这里(清华)的。”
肖晓刚提到,几乎从高一开始,他的学习重心就放在了自己喜爱的理科上。这导致到上高三后,他的语文成绩波动剧烈,高考前一度跌破下限。
“高考前倒数第二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是年级第二名;然而高考前最后一次考试,我的语文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全校600多名。”肖晓刚说,按照木桶原理,语文是他的最大“短板”。要改变语文学习的状况,需要找出自己这块“短板”中的“短板”。所以,高三阶段,他投入了很多时间到语文科目中,自己分析语文答卷上哪些部分扣分比较多,就针对哪个板块展开专项练习。线下资源不足,就去网上寻找学习资源。
“这种学习方式还比较有效果。我的高考语文成绩是125分,全班第一名。”肖晓刚说,来到清华后,他希望能够在清华这个新平台上获得成长,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成长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
肖晓刚说,“我来自小地方,我不清楚自己算不算来自‘寒门’,但肯定不是‘贵子’,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清华高手云集,我想过,如果我很努力但仍表现平平甚至不尽如人意,我也会接受。”他说,“我不会去跟别人比,但我会反思自己,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会激励我前进。”
作为一名通过“自强计划”考入清华的学子,肖晓刚在家乡受到了不少关心和关注。
这些关心和关注是压力还是动力?肖晓刚说,这些不会给他带来太多压力,但确实让他多了一些回馈家乡的动力。他很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我选择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因为这个招生大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通信、芯片等国家需进一步提升的领域。”他说,“我希望能够在这些领域好好学习,将来为家乡、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