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大罢免"失败后的台湾政局(图
国民党被提出罢免的31名立委全数保住席位。
这场被视为可能逆转立法院“朝小野大”局势的政治运动失败后,总统赖清德宣布将改组内阁等“四项调整”,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向执政党提出了“五大诉求”。
明年台湾将举行县市首长选举、2028年是总统大选年。究竟这次“大罢免”失败后政局发展将会如何、朝野对立的“政治僵局”能否打破?BBC中文请来多位专家分析。
值得关注的还有,台中市长卢秀燕在选后被点名呼吁接任国民党党主席,或将决定蓝营未来走向。这次蓝白两党合作的成功,也可能使双方在明年县市首长选举有更多整合机会。
“朝小野大”政治僵局待解
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会使用曲奇或小甜饼等科技,我们在加载任何内容前会寻求您的认可。 您可能在给与许可前愿意阅读Google YouTube小甜饼政策和隐私政策。 希望阅读上述内容,请点击“接受并继续”。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免”行动,由公民团体发起、执政民进党支持,试图翻转2024年选举后“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格局,第一轮罢免在7月26日进行投票,当时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均未能通过;周六(8月23日)的第二轮罢免,7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案也遭否决。
与第二轮罢免同步举行的“核三”重启公投,因为同意票未达四分之一门槛而未通过。但同意票数为434万,多于此次不同意的151万票,也超过了2021年重启核四公投的380万票。
“大罢免”结束后,台湾立法院维持原本席次分配: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无党籍2席,这一年来“朝小野大”、行政立法权对立的“政治僵局”,也将持续对执政民进党推动政务形成考验。
台湾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刘嘉薇教授表示,罢免结果呈现“最新民意”,“执政党须承认是立法院少数,跟在野阵营沟通妥协,释出权力,才能运作政治解决僵局。”
她说,过去一年立法院互不相让的政治僵局“已造成台湾宪政体制无法顺利运作”,赖清德政府两次提出的大法官人选在立法院都无法过关,司法院长从缺,宪法法庭也形同停摆。
刘嘉薇认为,在未来,赖政府应主动寻找解套方式,包含提名大法官人选前与在野阵营沟通,“了解其合适人选标准”;制订预算案时加强协商。具体手段方面,他可透过总统的“院际调解权”,召集各院院长会面协商解决争端;也可以民进党党主席身份,邀请两党党主席会商。
中正大学政治系蔡荣祥教授表示,学界对于解决台湾目前政治僵局,有讨论筹组联合内阁和共治政府的声音,但可能性不高,未来应会维持少数政府,执政党进行部分内阁改组,“但有可能考虑任用非民进党籍、能争取中间选民支持的人士入阁。”
蔡荣祥认为,国民党在选后未必会持续在立法院与执政党强硬对抗,第一轮“大罢免”后就有部分国民党人士采取较温和路线,例如八月台美关税谈判时,台中市长卢秀燕就曾提出要做“政府后盾”,“有些法案还是不会照民进党版本通过,但较没争议的民生法案,可能可以看到合作。”

东海大学政治学系张峻豪教授也指出,这届立法院国民党有多位新科立委,部分政策未必与党团持相同看法,他们经过罢免选举累积实力,将来未必都会依循党意,“执政党应尝试与这些立委合作”。
张峻豪认为,赖清德政府亦有可能受外部压力而转变态度,“如果民进党还是无法在立法院提高军购等国防预算,使美国产生疑虑,就可能为了提升执政正当性、得到美国信任,进而妥协释放善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台湾两轮“大罢免”落幕,在野这场被视为可能逆转立法院“朝小野大”局势的政治运动失败后,总统赖清德宣布将改组内阁等“四项调整”,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向执政党提出了“五大诉求”。
明年台湾将举行县市首长选举、2028年是总统大选年。究竟这次“大罢免”失败后政局发展将会如何、朝野对立的“政治僵局”能否打破?BBC中文请来多位专家分析。
值得关注的还有,台中市长卢秀燕在选后被点名呼吁接任国民党党主席,或将决定蓝营未来走向。这次蓝白两党合作的成功,也可能使双方在明年县市首长选举有更多整合机会。
“朝小野大”政治僵局待解
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会使用曲奇或小甜饼等科技,我们在加载任何内容前会寻求您的认可。 您可能在给与许可前愿意阅读Google YouTube小甜饼政策和隐私政策。 希望阅读上述内容,请点击“接受并继续”。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免”行动,由公民团体发起、执政民进党支持,试图翻转2024年选举后“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格局,第一轮罢免在7月26日进行投票,当时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均未能通过;周六(8月23日)的第二轮罢免,7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案也遭否决。
与第二轮罢免同步举行的“核三”重启公投,因为同意票未达四分之一门槛而未通过。但同意票数为434万,多于此次不同意的151万票,也超过了2021年重启核四公投的380万票。
“大罢免”结束后,台湾立法院维持原本席次分配:国民党52席、民进党51席、民众党8席、无党籍2席,这一年来“朝小野大”、行政立法权对立的“政治僵局”,也将持续对执政民进党推动政务形成考验。
台湾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刘嘉薇教授表示,罢免结果呈现“最新民意”,“执政党须承认是立法院少数,跟在野阵营沟通妥协,释出权力,才能运作政治解决僵局。”
她说,过去一年立法院互不相让的政治僵局“已造成台湾宪政体制无法顺利运作”,赖清德政府两次提出的大法官人选在立法院都无法过关,司法院长从缺,宪法法庭也形同停摆。
刘嘉薇认为,在未来,赖政府应主动寻找解套方式,包含提名大法官人选前与在野阵营沟通,“了解其合适人选标准”;制订预算案时加强协商。具体手段方面,他可透过总统的“院际调解权”,召集各院院长会面协商解决争端;也可以民进党党主席身份,邀请两党党主席会商。
中正大学政治系蔡荣祥教授表示,学界对于解决台湾目前政治僵局,有讨论筹组联合内阁和共治政府的声音,但可能性不高,未来应会维持少数政府,执政党进行部分内阁改组,“但有可能考虑任用非民进党籍、能争取中间选民支持的人士入阁。”
蔡荣祥认为,国民党在选后未必会持续在立法院与执政党强硬对抗,第一轮“大罢免”后就有部分国民党人士采取较温和路线,例如八月台美关税谈判时,台中市长卢秀燕就曾提出要做“政府后盾”,“有些法案还是不会照民进党版本通过,但较没争议的民生法案,可能可以看到合作。”

东海大学政治学系张峻豪教授也指出,这届立法院国民党有多位新科立委,部分政策未必与党团持相同看法,他们经过罢免选举累积实力,将来未必都会依循党意,“执政党应尝试与这些立委合作”。
张峻豪认为,赖清德政府亦有可能受外部压力而转变态度,“如果民进党还是无法在立法院提高军购等国防预算,使美国产生疑虑,就可能为了提升执政正当性、得到美国信任,进而妥协释放善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