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挖掘隐秘而伟大的历史细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于七月播出。
纪录片向观众首次公开大量珍贵的抗战文物和视频,以“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的叙事结构,以一二·九运动珍贵影像资料、赵一曼被捕后的档案、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书、埃德加·斯诺使用过的背包等讲述抗战故事。8月22日,《卢沟桥:我们的纪念》研讨会在京举行。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海报
研讨会上,纪录片总导演张艳菊以一组数字为线索,复盘了创作历程,4月北京狂风肆虐时,主创团队首次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受抗战精神的感召,6位导演带领团队无休奋战,走遍34座城寻找抗战故事——从吉林追寻杨靖宇将军足迹,到山西左权县随烈士后人献花,再到武汉用AI技术让英雄陈怀民“重返”故土,分散点位最终串联成波澜壮阔的民族抗战图景。

剧照
张艳菊介绍,纪录片拍摄中采访到的老兵最年长的有110岁,最年轻的也已经102岁,“这意味着每一次采访可能都是最后一次,开国少将王扶之,平型关战斗的亲历者今年已经102岁,我们等了两个月,写了无数版本的拍摄方案,最终老将军家人才答应给我们半小时的拍摄时间,老将军几乎已经说不出话了,但仍然颤巍巍地说起子弹打光了拼刺刀的细节,讲述很多战友没有看到战争的胜利。我们在以抢救式记录追赶他们离去的背影。”

剧照
“104天是拼搏,34座城是追寻,110岁是坚守,3000件文物是历史证言。” 张艳菊表示,这些数字最终汇聚成民族精神的重量。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为纪念纪录片向观众首次公开大量珍贵的抗战文物和视频,以“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的叙事结构,以一二·九运动珍贵影像资料、赵一曼被捕后的档案、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书、埃德加·斯诺使用过的背包等讲述抗战故事。8月22日,《卢沟桥:我们的纪念》研讨会在京举行。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海报
研讨会上,纪录片总导演张艳菊以一组数字为线索,复盘了创作历程,4月北京狂风肆虐时,主创团队首次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受抗战精神的感召,6位导演带领团队无休奋战,走遍34座城寻找抗战故事——从吉林追寻杨靖宇将军足迹,到山西左权县随烈士后人献花,再到武汉用AI技术让英雄陈怀民“重返”故土,分散点位最终串联成波澜壮阔的民族抗战图景。

剧照
张艳菊介绍,纪录片拍摄中采访到的老兵最年长的有110岁,最年轻的也已经102岁,“这意味着每一次采访可能都是最后一次,开国少将王扶之,平型关战斗的亲历者今年已经102岁,我们等了两个月,写了无数版本的拍摄方案,最终老将军家人才答应给我们半小时的拍摄时间,老将军几乎已经说不出话了,但仍然颤巍巍地说起子弹打光了拼刺刀的细节,讲述很多战友没有看到战争的胜利。我们在以抢救式记录追赶他们离去的背影。”

剧照
“104天是拼搏,34座城是追寻,110岁是坚守,3000件文物是历史证言。” 张艳菊表示,这些数字最终汇聚成民族精神的重量。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