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 中国科学家正在努力

“每逢汛期,我们都得组织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派很多人睡在河岸边,以防洪水来袭,”他说,“一旦洪水来了,大家就会全力以赴去稳固堤坝,确保不被汹涌的洪水冲垮。”


他表示,三峡大坝在防洪方面确实发挥了作用。

但正如王丁指出的,这座庞大的拦河建筑也阻断了长江巨型鲟鱼前往产卵地的路径。

他说,虽然这些濒危鱼类曾短暂地找到替代的产卵地,但如今情况已不复存在——现在河中出现的鲟鱼,都是研究人员一次次放流的结果,每次约一万条。

尽管去年有超过一百万条人工繁殖的中华鲟被放流至长江,但增殖放流的努力仍未成功,因为这些鱼在野外无法自行繁殖。

为了避免长江江豚重蹈覆辙,王丁与其他科学家希望,在最初的十年禁渔期结束后,能继续维持全面禁渔的政策。

他们的研究发表于《中国科学院院刊》,记录了自2021年禁令实施以来,鱼类数量的急剧增加。

然而,另一项对江豚的威胁可能更难解决。

王熙指出:“船只对动物的大脑非常危险,因为它们非常吵。”

据说这会产生一种水下噪音污染,令动物感到压力。

中国科学家认为,船只的噪音可能是导致长江白鱀豚灭绝的原因之一,因为牠们依靠声纳进行沟通。

然而,禁渔是一回事,要完全停止繁忙的长江航运则是另一回事——这条河流承载着乘客与货物,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命脉。

相对可行的是,强制要求生产化学品的工厂搬离长江。过去十年来,已有数千家工厂被关闭或迁移,此举据称大幅改善了长江的水质。

此外,社区也参与了保护江豚的行动。

退休后,杨河开始从事业余摄影。他说,现在每天都会带着摄影器材到河边,希望能拍到江豚的身影。

当他拍到不错的照片时,会转交给科学家们,而他们表示杨先生在追踪江豚方面的表现甚至比大多数人都要出色。


杨先生说,他曾经看到一只江豚被渔网缠住,显得非常痛苦。他立即通知了当地政府,当局随即封锁了该河段的所有船只通行,直到江豚获救——而那只即将获救的江豚当时处于怀孕的状态。他说这让自己感到非常欣慰。

然而,最具说服力的还是江豚的数量变化。

1990年代,野生长江江豚约有3,300只。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减半。

随后,禁渔令实施、工厂搬迁,江豚数量的下降趋势终止。不仅如此,根据过去五年的纪录,江豚的数量已增加近四分之一。

科学家们对这些数字以及他们对更广泛的环境健康的影响感到自豪。

“我们拯救江豚,是为了拯救长江,”王丁说,“这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让我们知道自己在保护这个生态系统方面做得如何。”

“如果江豚状况良好,数量持续增加,那就代表整条河流的生态健康也在改善。”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科学家揭秘:外星生物可能完全超出你的想象… 惊奇!科学家揭6600万年前暴龙"断骨重生"之谜
    经济学人:科学家发现一种强有力的全新防癌方式 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死会怎样? 科学家:会分手
    科学家发现:你觉得一年比一年快,原因细思极恐 马斯克出手,多名顶尖华人科学家被从Meta挖走
    科学家测量"心跳黑洞" 结果挑战现有理论 中国科学家完成全球首例猪肺移植到人体手术
    官方通报:首席科学家石京山,搞权色交易、赌博  (1条评论) 科学家发明一氧化碳解毒剂 几分钟净化血液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