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為什麼能賣30億?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本被市場認為即將創下歷史新低的暑期檔,因《南京照相館》而重新回暖。
這部既非知名IP續集,也未依賴明星陣容的影片,憑借社交口碑和克制的宣發成為春節檔後第壹部破10億的作品。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目前,影片累計票房已突破25億,其票房預測達到了30億。
《南京照相館》的成功,首先是口碑效應的持續發酵,其對歷史題材的克制呈現避免了情緒販賣與輿情反噬,並且撬動了下沉市場的觀影人群。影片的上映恰逢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節點,也讓其與主流敘事形成了天然呼應,放大了社會關注度。
在影院普遍低迷、市場觀望情緒濃厚的背景下,《南京照相館》不僅撐起了檔期,也重新證明了抗日題材的商業潛力。《南京照相館》的30億證明了,哪怕在大盤的低谷期,內容、口碑與情緒的精准契合,依然能有機會逆勢而上。
口碑效應與下沉市場
《南京照相館》的出圈,首先和電影較高的社交口碑相關。
電影分析師吳優認為《南京照相館》既不屬於知名IP續集,也沒有在宣傳時強調導演申奧的前作《孤注壹擲》,“我覺得它純就是旱地拔蔥,從口碑層面出圈。”電影上映後不久,《南京照相館》豆瓣開分8.5,目前上漲到8.7,成為了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真人電影。
電影也在上映前進行了大規模的點映,從而促進了社交口碑的形成。電影在上映前大規模點映在近幾年常態化,吳優認為《南京照相館》的電影策略相較之下是成功的,“之前幾個片子屬於是點映都‘點死’了。《南京照相館》的點映策略目前看結果非常OK。”
在口碑之外,《南京照相館》在其所屬的抗日題材或者戰爭題材中也獲得了較為突出的口碑。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提到,《南京照相館》之所以口碑、票房雙豐收,得益於片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心理邏輯、情感邏輯和行為邏輯,“影片避免了宏大敘事的概念化表達,與觀眾形成了良好互動,能夠引起觀眾共情、共鳴。”
而這類題材過去常遭到觀眾詬病的女士被施暴的場景,在電影中也得到了規避。在豆瓣平台,壹條獲得將近兩萬點贊的短評提到,“看過這部電影就會發現:原來不用拍女演員露胸露腿、衣服被撕爛的鏡頭,也能拍出鬼子的獸行,這壹點尤為難得。”
這顯然是主創有意為之。申奧在接受《文匯報》采訪時提到,電影不把鏡頭直接對准暴行、血腥,不以此當噱頭販賣情緒,得到了所有主創認同。女演員高葉拿到的第壹稿劇本裡還有壹些角色被凌虐的戲份,但第贰稿就沒了,導演答復她“不願讓歷史上受害的女性再次受傷”。

高葉飾林毓秀 圖源:豆瓣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由第六代導演管虎執導的同類題材電影《東極島》則遭遇了票房滑鐵盧,上映9天後日票房占比已經滑落到第六名,沒能復刻《八佰》的票房成功。
吳優認為《東極島》的敘事邏輯仍然是2019年對於市場的判斷,“ 那時候大家願意看《戰狼2》個人英雄主義,包括《八佰》也是這種,但《南京照相館》其實是《年會不能停》的小人物群像角度,沒有從英雄主義的角度去做這個題材。”
自從《長津湖》系列大爆之後,主旋律題材的票房體量在市場中呈下滑趨勢,《志願軍》系列的票房體量相比同類型的長津湖明顯縮水。而《南京照相館》的成功,意味著這類影片轉換視角的可能性。
在吳優看來,像《哪吒2》抬高了動畫電影上限壹樣,《南京照相館》也把抗日題材的票房拉升到了壹個新的高度,也為資方提供了新的參考,“也許現在壹些博納和中影的存貨依然是英雄主義敘事模式,這時候都心裡要打鼓了。如果今天還要用老導演方式再去拍這類電影,可能就是今天《東極島》的結果。”
高口碑帶動核心用戶進場,正確的情緒則有效激活了下沉市場。貓眼專業版顯示,在上映首日,《南京照相館》在叁線城市與肆線城市的票房占比均超過了肆成,而在壹線城市票房占比只有25.5%。此後《南京照相館》在下沉市場的票房占比逐漸上升,在8月1日時,在叁線城市與肆線城市的票房占比達到了驚人的73%和75.8%。

《南京照相館》票房分布 圖源:貓眼專業版
吳優認為,當壹部影片過10億時,就不能只靠壹贰線城市的票房去推動,而《南京照相館》的抗日題材在下沉市場更容易受到歡迎,“抗日題材比抗美援朝等題材要在老百姓記憶中更加深刻,抗日神劇在地方電視台反復播出就證明叁肆線城市天然接受這種題材,《南京照相館》雖然沒有殺鬼子的畫面,但也是壹種正義戰勝邪惡的情緒表達。”
穩定的宣發策略
不犯錯,是這次《南京照相館》在宣發層面最大的關鍵詞。
壹位電影營銷從業者告訴界面文娛,《南京照相館》的宣發准確,雖然沒有新鮮的營銷點,但“很穩”,“營銷上沒有亮點,但是沒有錯誤。這在現在這麼壹個很容易就輿情反噬的年代來說,是聰明的舉動。”
他注意到相比之前的短視頻營銷,這次《南京照相館》主創並沒有做常規的網紅合拍或者制造任何路演笑點,“我懷疑電影參加路演的團隊,可能都被口碑團隊訓練過。這應該是團隊從壹開始就定好了基調,沉重,用克制不娛樂的方式去做營銷。”
最近《浪浪山小妖怪》因為邀請傅首爾和《出走的決心》原型人物自駕博主蘇敏參加活動,引發了影片在性別話題層面上的輿論,他認為這是壹種“破壞性營銷”,最終會對票房造成影響。
最近幾年,電影越來越容易卷入到輿論之中,比如《唐人街探案2》曾經卷入不尊重女性的爭議,《雄獅少年》則曾因“眯眯眼”形象被批評“丑化國人形象”,而《南京照相館》有效避開了宣發的雷點,“這就是壹個克制性宣傳在這個時代的好處。”
在抗戰勝利80周年的節點,《南京照相館》的情緒仍然和今年這個特殊時刻拾分吻合。
在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內容逐漸鋪開時,《南京照相館》為主流媒體找到了報道的支點,比如央視新聞客戶端就報道了“《南京照相館》洛杉磯首映式舉行,好萊塢電影人觀後哽咽”,中新網則報道了“台灣青年登‘陸’看《南京照相館》:眼淚與憤怒交織”。

圖源:央視新聞
除了得到主流媒體報道,如同之前的主旋律電影壹樣,電影也推動了基層觀影活動的展開。根據公開報道,宿豫區委宣傳部、福田區人武部等地方機構也都組織了《南京照相館》的觀看活動。
與主流情緒的共振必然會帶來觀影增量,壹位中部伍線城市的觀眾告訴界面文娛,自己在抖音上刷到了很多電影片段,也看到了央視新聞的賬號推介這部電影,“對於《東極島》不壹定會看,興趣沒有那麼大,如果後面網絡上有資源,可能會在網上直接看。”
雖然互聯網出現了要不要帶孩子去看《南京照相館》的討論,但電影仍然吸引了家庭觀眾,這也是暑期檔重要的觀影來源。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告訴界面文娛,《南京照相館》在上映後多人結伴觀影持續增長,明顯高於其他影片,吸引了大量家庭觀眾觀影。新華報業少年志融媒平台則面向全國廣大中小學生,推出了“見證不能忘卻的歷史·《南京照相館》青少年觀影微感悟征集活動”。
暑期檔真被拯救了嗎
在上映後,《南京照相館》對於市場的拉動是拾分明顯的。
在《南京照相館》上映前,電影市場已經經歷了長期的冷檔期。暑期檔到來後,陳可辛執導,眾多明星拼盤的大片《醬園弄·懸案》,陳思誠監制、編劇的《惡意》相繼推出,但票房都未能突破5億,吳優認為,“本來大家對這個檔期也都挺失望的,應該不會有所謂的拾億影片,也沒人去敢奢望30億。”

圖源:豆瓣
《南京照相館》對於暑期檔的拉動拾分明顯。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告訴界面文娛,《南京照相館》在上映後票房實現了5次單日票房逆跌,帶動大盤連續兩周票房環比增幅超4成,使得暑期檔下半程持續爆發。
在《南京照相館》上映前,周末的日票房大盤維持在2億左右,在《南京照相館》上映首周,電影的日票房就被拉升到了3億體量,到8月3日更是達到了3.8億,刷新今年暑期檔單日大盤票房新高。暑期檔整體大盤和年度電影大盤也被激活。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8月7日17時14分,2025年大盤票房(含預售)突破350億,歷時219天,比去年提前了55天。
但即便《南京照相館》在檔期超水平發揮,吳優認為今年暑期檔的大盤仍然表現不佳,“今年暑期檔應該算是近拾年,除了疫情特殊原因之外,史上最差暑期檔大概率跑不了的。基本回到了2014年和2015年的水平,那時候30億已經是很誇張的成績了。”
大盤的冷也拖累了《南京照相館》的表現,吳優認為《南京照相館》在疫情前的2019和2018年能達到50億,如今不能突破50億的原因則在於壹部分觀眾已經脫離電影消費太久了,“整體來看,電影群體相比疫情前幾年已經縮減了不少。”
對行業來說,電影有效供給不足以及觀眾難以回到影院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這也給影院帶來了巨大壓力,哈爾濱市中影中數影城的小艾告訴界面文娛,今年影院的行情相比去年並沒有太大改善,“今年暑假直到8月了才好點。”
燈塔專業版也顯示,《南京照相館》在東北地區的票房占比要低於其他地區,小艾認為對自己所在的影院來說,《南京照相館》的救市效應不夠明顯,“次周開始我們就開始空場了,上座率並不好。”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南京照相館》能賣30億是壹針強心劑,但壹部《南京照相館》還不夠。
(文中吳優、小艾為化名)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