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被霸凌后,江油人因何走上街头
林雨家是一幢两层的自建房,屋顶覆铁皮棚以防漏雨,自8月初事件发酵以来,家中没再住人。邻居告诉水瓶纪元,林雨的祖父数年前到河南的矿井采矿时遇难,平日她与父母、奶奶同住。为便于就学,一家人在林雨上学的镇上租房,假期再回村。全家靠种地维生,林雨的父亲偶尔随施工队接零活。
周诚说,林雨家经济条件一般,几年前,本地的矿山占用了他们原本的住处,给他们迁址建了新房。若非因为矿山占地获得了一些赔偿,他们难以搬入现在这幢居住条件较好的房子。
看完林雨被霸凌的视频后,周诚感到愤怒。他说,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校园霸凌距离自己这么近,而被霸凌者就在自己身边。最让他愤怒的是,事件中几个人“围攻”一个人,还将霸凌过程拍了视频。“如果单独找(林雨)谈清楚,甚至扇两耳光,我也不至于这么在意。但拍下视频,再传播出去,性质就变了。”在他看来,未成年人之间的争执、肢体冲突不罕见,几个人因为口头纠纷打起来,也算正常。他担心的是,一旦录制视频并公开,这样的公开记录会伴随被霸凌者很长时间,影响她未来的人生。
除了周诚,8月3日这天,为林雨的遭遇感到愤怒的还有许多网民。尽管事发一周后,简体中文互联网上有关此事的视频和评论几乎已被删除干净,但从视频被披露到发酵的过程中,林雨被霸凌的视频获得了大量转发,传播力度至少足以覆盖江油这个常住人口70多万人的西南小城。林雨的遭遇让每一个观看短视频的普通人关联到自己的命运——作为弱势群体,被“权贵”欺压。
“霸凌者背景深厚”的说法因此深受欢迎。有人“爆料”,施暴者之一刘某甲的父亲是公安局副局长;也有传言说,她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一级警督。尽管在两天后,也就是8月5日,江油官方发布公告辟谣称,霸凌者父母均为普通务工人员,但是,可靠信息渠道的减少和蓝底白字通报的不容置疑,并没有说服事件的关注者们,他们仍然倾向于与官方不同的解释。
恐惧
事发一周后,谈及此事,林雨同村的村民孙飞仍旧愤慨不已,“别人(霸凌者家长)是当官的,(林雨父亲)报了案10天(警方)没有作为,如果不牵涉当官的,派出所早就处理了。”他觉得,无权无势的受害者一家,更需要大家一起声援。
随着林雨被霸凌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8月4日上午,江油警方通报处理结果:霸凌林雨的三名女生中,两名满14周岁的女生被送往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另一人未满14周岁则受到批评教育。受害者伤情被警方鉴定为轻微伤。
但这份迟来的处理通报,没有平息争议,反而激发了人们更多的猜测。有人认为霸凌林雨的三名女生受到的惩罚过轻,觉得背后“有猫腻”;还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曾看到本该接受“矫治教育”的打人者之一出现在台球厅,暗示霸凌者已经逃脱了法律制裁。
8月4日上午,因不满事件处理进展,一些市民开始自发聚集在江油市城郊派出所门口,想为被霸凌女孩林雨一家“讨个说法”。周诚在朋友圈传播的视频里看到,人们聚集在派出所门口,林雨父亲一度躺在派出所门口,而派出所方面始终无人出面回应。
看到这段视频后,周诚决定去现场看看。
周诚对霸凌者在视频里的“嚣张”态度尤其印象深刻。在那段霸凌视频里,林雨哀求不要打脸,称父亲看到了会报警时,霸凌者之一表示:“(我们)又不是没去过,以为我们怕你(报警)吗?没得(有)20分钟就出来了”。
村民刘芳也对霸凌者称不怕报警的言语感到震惊。“出了(霸凌)这个事,那个女孩(霸凌者)说进派出所20分钟就出来了,都不怕别人报警,(好像)法院都是她们家开的,想咋样就咋样,她说这种话,每个人都觉得愤怒。”
刘芳和丈夫都是农民,比林雨父母年龄稍大。刘芳的丈夫曾常年在外务工,多是干装修、建筑等零工。她和丈夫住在一幢二层自建房里,室内简陋得像毛坯房,墙壁和地板都是水泥,屋内陈设着旧沙发、矮桌和置物柜,没有空调,也没有多余的家具。
家中拮据,令刘芳对贫富差距更加敏感。“现在小孩上学,你骑自行车或三轮车去接送,而别人开小轿车,小孩们心中就会对比。即使五六岁的小孩,也认识各种牌子的车。“她告诉水瓶纪元,自己的孩子上学时也曾受过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轻视,但那时没有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霸凌不曾张扬于更大的范围。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