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度安检?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取消入口安检

中国的地铁安检制度是全球首创。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来临前,北京地铁从当年7月起正式实施安检,中国官媒称,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城市地铁道路上进行安检。


此后的几年里,中国所有拥有轨道交通系统的城市都陆续引入安检措施,以至于不少中国民众到海外旅行时,常常在社媒发文感慨当地的地铁居然没有安检。

中国媒体《博客天下》2014年曾评价称,地铁安检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安全指数的晴雨表。 “饮料试喝、逢疑必查、人物同检...... 不断推陈出新的安检术语是北京地铁安检制度趋严的见证,也是中国日益严峻的反恐防暴形势的投影。”

但近年来,中国各地的地铁安检出现流于形式的趋势。 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贾拥民2023年就在凤凰网撰文称,有的地方地铁对无包乘客通常不检查即放行,有些城市还试行“大包必查、小包抽查”,但小包的标准并不明确。 此外,经常还可看到有人越过栏杆递接未经安检的物品。

一名经常出差的中国网民曾在微博发文称,“不止一次在魔都(上海)帝都(北京)天津南京地铁站,看到安检监视屏后面的人要么在玩手机要么在打瞌睡”。沈亚川随后回复称:“有司其实知道,一位前媒体朋友听某直辖市分管公安的副市长说过,地铁安检没啥用,还严重影响效率。”



贾拥民则质问:“既然安检变得形式化了,那么安检'有助保障人身安全'这个最大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又何必再搞什么安检呢?”

作为地铁行业人士的“闲话轨道”也坦言,地铁安检只能算是君子锁,“防君子不能防小人”,“但除了安全,安检解决就业问题也格外重要”。

“闲话轨道”说:“全国地铁安检岗位已形成规模达20万人的就业市场,其中70%为进城务工人员、中专及大专应届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 在经济转型期,这类技术门槛低、岗位稳定性强的工作,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缓冲。”

中国公共场所过度安检?


尽管安检效果存疑,但从地铁站、火车站到景点、医院等,安检在中国各个能被定义为人流密集场所的地方几乎无所不在,早已融入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日常。

微博“大V”、北京市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才亮星期三(8月13日)发文称,过度安检并不能带来安全,不仅增加社会管理成本,还可能侵犯人权。 他建议中国各地都对已有安检点进行一次必要性检查,取消过度的安检。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2023年就已两次发文抱怨,中国城市里的安检过度普及了,城里的隔离栅栏也特别多,是非常巨大的资源浪费。 “追求绝对安全反而会把社会的免疫力破坏了,使集体心理变得脆弱,这对国家从长远看一点好处都没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中国社保新规9月1日起强制实施,引发全网热议 中国北方再度发生洪水 致8人死亡4人失联
    中国也是对乌提供安全保障的担保国之一? 身家数十亿,87岁高龄"中国最贵在世画家"被爆失联
    被取消一级演员 75岁独居国外 斯琴高娃曝光 上海饮品店天花板掉落致1人身亡:事发于开业第1天
    中国人为黄金签证 疯抢"价廉物美"房产 俄媒:特朗普和普京同车离开机场是临时安排
    "房东税"要来了? 中国多地辟谣(图 苹果中国又开一店 有人专程飞来排队26小时抢001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民.何.至.弟] 2025-08-17 08:21
    到处“安检”,说明中国到处不安全,必须用“安检”才能“保证”安全。 其实,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周永康发明了“安检”以来,全国到处开花结果,几十年了不知道花费或是浪费了多少社会成本。除了扩大点就业,给全国人民造成的不便和浪费不知凡几!!是该“改革”了!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