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真实特写:纽约的哈林区,中国的蒲公英!

|M286学校官网


在这里,我与“家校沟通委员会”的杰西老师(Ms. Jessy)搭档,在她的帮助和介绍下,从学术视角观测在纽约公立教育系统里,种族、性别和阶级如何影响家庭、社群和教育。

每周一清晨,我从116街哥伦比亚大学熙熙攘攘的公交站登上那趟北行的公交车。当我在125街与拉萨尔街(La Salle Street)的交汇处下车,双脚落地的瞬间,便踏入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纽约:一个被我的课程描述为“资源分配不均、以非裔和墨西哥裔居民为主、治安挑战显着”的哈林区腹地。

街头的景象冲击着感官:行人的肤色几乎清一色变成了深浅不一的棕与黑,路旁偶尔能看到坐着轮椅、眼神茫然的流浪老人,或是三两成群、高声谈笑的男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感。

作为这条街上十次有九次唯一的亚裔面孔,尽管只是5分钟的路程,我依然每次都下意识地将装着电脑的背包紧紧抱在胸前,加快脚步,目光低垂,试图减少存在感,快速穿过两旁布满斑驳涂鸦的街道。最终,我的目的地——M286公立中学的铁门出现在眼前。

M286与一所小学、一所高中共享一个迷你校园,被高高的围墙环绕,自成一体。清晨上课后,外侧的大铁门总是紧闭。我按下门铃,片刻后,由2~3位配枪警察把守的前台才会开门放行——这就是纽约公立教育系统中安全级别较高的“Scanned School”(配备安检扫描系统的学校)的日常。

第一次经历安检闸机时,我手忙脚乱,不仅背包要过扫描,连皮带也被要求解下。安检区左手边,就是M286的区域:一条并不宽敞的长廊,串联起两侧五六间教室和几间办公室,构成了这所中学的全部教学空间。

物理空间上的局促,形成了我对这所学校的第一道认知。这与我熟悉的美国大学图景,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哈林区街景




在略显嘈杂的长廊尽头,我找到了对接人杰西老师。她正深陷在一场关于学校出勤率的月度例会中。会议室里坐着几位本校老师,还有来自区教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气氛凝重。

冰冷的数字触目惊心:这所迷你初中有约70名学生,在每个年级的二十多人里,仅有一到两位全勤者,其余的学生中则有约5名“极度严重缺勤者”、5名“严重缺勤者”,剩下的人也每两周会有一两天无法来到学校。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将下学年的目标定为全员93%的平均出勤率,但现实却如一道深壑横亘眼前。

杰西老师揭示了更令人深思的真相:“孩子们其实想来学校,渴望和朋友们待在一起。问题根源常常在家长身上,在哈林区的土壤里。”除去病假,请假条上的理由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家长主动要求孩子缺课,因为需要初中的孩子在家看护年幼的弟妹;为了全家在淡季价格便宜时出游;或是将办理政府事务的预约强硬地塞进孩子的上课时间。大部分家长并不完全理解按时出勤对于孩子在校表现甚至升学结果的重要性,在他们眼中,学校只是一个免费的托儿所,一个能够提供两顿饱饭的食堂。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纽约老人辛苦还贷20年 因水费账单失去房子 AI机器人要老人去纽约 他再没回家
    川普"接管警力"剧本 纽约恐难上演 纽约时报:特朗普如何毁掉美国80年的伟大遗产
    派兵进驻华府"下一个轮到纽约市",川普点名3大城市 非洲发现的最大火星陨石在纽约拍出高价,引发争议
    纽约向老鼠"全面开战"!高科技追踪 纽约中餐馆前老板被ICE拘留 已在美生活30年
    纽约限量"母乳口味冰淇淋"引爆人潮 顾客吃一口惊呼 纽约时报广场发生枪击案3人受伤 警方逮17岁枪手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