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頭粉面就別演窮人,《生萬物》幾個鏡頭告訴你,真窮人是什麼樣
國產劇中塑造的窮人千千萬,尤其在年代劇中,那更是多得數不清。

然而在真正看過劇之後,就會發現拾部有八部都拾分懸浮與不切實際。
比如今年播出的《北上》壹樣,明明講的是壹群運河邊上村民,因為不能靠河賺錢了,這才不得已的北上,去北京另謀出路。

明明自己日子都快要揭不開鍋了,妥妥的窮人樣子。
但是再看劇裡的女主,在當時那個年代,竟然能鑲上壹口鋼牙。

要知道鋼牙在現在壹顆都得500——1000元左右,要是誰能搞壹嘴鋼牙,那就得5000或者上萬起步了。
更不敢想象當年得是多麼富貴,才能有這麼壹口鋼牙。

這種家庭,怎麼敢讓人相信這是艱苦過日子的窮人呢?
雖然演員的本意是要凸顯家裡人對她的疼愛,但是放到這部劇中,完全和整部劇調性不符,壹眼就知道是假窮人。

再比如《陌上又花開》中的居民們,明明居住在貧困的山區,連個像樣的路都沒有。
可是卻能在他們的身上,能看到很多嶄新又幹淨的衣服,工人的手拿出來每個都是白白嫩嫩的,他們的打扮和城裡的工人都差不多,完全看不出有山區的貧困和閉塞。

這些電視劇,哪怕是連裝都不裝壹下,這種遍地都是假窮人都快讓觀眾暈眩了,次次開播但是次次上當。

如今壹看到年代劇,第壹反應都是後怕,害怕不接地氣不夠真實,所以都不太敢看。
好在《生萬物》將真實和接地氣玩到了極致,從布景再到角色身上的穿著,每壹個都非常有考究。

先看《生萬物》的布景。
起初是繡繡的家裡,房子是用磚頭蓋起來的,寬敞又敞亮,牆上放的都是掛畫之類的擺設,家具也是純木家具,壹看就知道家庭條件不壹般。

再看繡繡最後嫁到的封家,這村子裡頭的房子,沒有壹個能夠和繡繡嫁相比。
因為大眼壹看這裡之後,第壹感覺就是冷清。

肆周牆全都是泥土砌的牆,房頂全是茅草鋪壹房頂,地上也是灰撲撲的灰塵,壹想就知道冬天這屋裡得有多麼得不暖和。

有觀眾再看了這些房子之後,都會忍不住的感歎,在現在竟然還能找到這麼老的老房子,如果這是搭得景,那就太厲害了。

再看封大腳的家,院子壹大片都是用碎石塊搭成的雞窩,再看旁邊還放著幹柴和碎木頭堆了壹圈。

這個院子收拾的雖然利落,但是掃壹眼就知道這家人窮得揭不開鍋了,就連院子裡的凳子也只放了壹個,男主人都只能在旁邊蹲著。
再看他們的房間,牆上簡直和繡繡家天差地別。

灰黃的牆面上面,全都是已經掉皮並且已經落了壹層灰塵,看著就髒兮兮的,牆上也就那個紅色的“福”字新壹點。
其他的像是櫃子還有茶壺,上面都被磨得發亮,壹看就知道是用了大半輩子的老物件。

再看他們的穿著,能在這種地方住著的老農民,怎麼想也不會有什麼大錢來收拾自己,你看林永健夫妻穿著的衣服。
看著臃腫又寬大,身上還打了壹大片的補丁,駝著背縮著脖子,看著特別的落魄。

他們家的家庭條件就是如此,那麼再看嫁進來的繡繡,更是從地主變成了落魄的大閨女。

先前還有好看的紅色棉衣穿,如今再看,她的身上就只剩了壹件廉價的勾絲大棉襖。

當封大腳來接她的時候,她壹個人窩在房間裡,背靠著土炕,衣服僅僅是挨了壹下而已,近距離看過去,衣服就已經勾絲起球了。

光滑的衣服上,這些小毛球球顯得特別的不和諧,但是條件就這樣,天冷棉衣就這麼壹件,只能將就著穿。

再看繡繡的妹妹蘇蘇,她的打扮就和姐姐差距明顯,身上穿著上好的綢緞和面料的衣服,甚至就連頭發還專門有人做造型。

蘇蘇既有婆家疼愛,也有自己爹庇護,所以她的日子那叫壹個滋潤。
對比之下,繡繡像是個去下鄉扶貧,還把自己搭上去了壹樣,身上壹身灰,表情也是壹臉懵。

從他們的住處再到穿著,從頭到尾都拾分符合整部劇的調性,讓觀眾壹看,就能大概了解他們的家庭,從而讓大家產生共情。
楊冪在《生萬物》裡這些廉價的勾絲大棉衣,不知道打了多少年代劇“假窮人”的臉,不會拍的導演們快來學學吧!

信息來源:
原資料來源於電視劇生萬物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