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红越亏 横空问世的中国AI 陷进退失据

DeepSeek光环褪色,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这点可从近期的下载量看出来。 根据QuestMobile推出《2025年第二季AI应用价值榜》显示,第一季还在冠军的DeepSeek,月均下载量仍有惊人的8111.3万,但第二季就骤降至2258.9万,降幅高达72.2%。


专家指出,DeepSeek的“流量红利转为算力负债”,主要是DeepSeek透过免费、高效、大众化入口快速获得大量用户与曝光,短期内带动用户数大量飙升。

但AI模型运行需庞大推理算力(尤其是 LLM),每次用户输入都触发后端 GPU/AI 芯片运算,平台就需持续付出高昂“推理成本(inference cost)”。

不同于ChatGPT有Plus订阅,DeepSeek采取完全免费开放策略,无法将流量转化为可预期收入。 只要用户数增长、模型变大,其算力需求与成本成倍上升,成为一种“越红越亏”的窘状。

分析师指出,DeepSeek的中国竞争同行中,百度的文心一言可直接在百度App中使用,流量入口庞大。 至于字节跳动的“豆包”则整合到今日头条、抖音和飞书,阿里推出“通义千问”整合了钉钉、淘宝等。

但DeepSeek并没有任何的“平台绑定”,只能靠官网或下载引流,不但流量成本高,也缺乏流量回流、回访率低。



流量无法变现 资金成本惊人

根据SemiAnalysis报告,GPT-4 每次推理约成本为1.3–2美分/token。 虽然DeepSeek使用精简架构(类似 LLaMA 或自研 RNN-VL),但 平均推理每轮仍需0.1–0.2美分(若使用 10B–30B 模型计算),以百万级日活估算,每日即消耗数十万至百万人民币的GPU成本。

以DeepSeek在高峰期时的月活跃用户(Monthly Active Users,MAU)超过3.6亿人次计算(约每日1,200万 DAU),若平均每人每天对话10次,每次平均响应400tokens,每日推理量高达480亿 tokens。

其成本约每日1500万人民币,一年就高达54亿人民币以上的推理支出。 因此,若没有订阅收入或广告导流营收,即使每日只有10 万 DAU,仍要烧掉约数百万人民币/月的运营成本。

分析师直言,若没有足够的变现机制支撑,这些流量越大、平台反而亏损越多,就会形成类似负债循环。

反观OpenAI,截至今年7月底,其周活跃用户数突破7亿,较3月份5亿快速成长。 根据《The Information》指出,今年前7个月,OpenAI年化收入已翻倍至120亿美元,较去年40亿美元大幅成长,用户成长是推动营收上升的关键因素。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OpenAI月收入约10亿美元,相比今年初约5亿美元大幅跃升,主要驱动力来自更多企业和个人订阅其用于编程和其他任务的聊天机器人服务。


字节跳动的AI智能助手“豆包”,上季下载量同行成为领先者。 (撷取自中国社交平台)

字节跳动的AI智能助手“豆包”,上季下载量同行成为领先者。 (撷取自中国社交平台)

中国同业跑出新黑马

在中国同行中,今年第二季字节跳动其下的AI智能助手“豆包”,下载量成为同行领先者,至于其他的Kimi、智谱、文小言、通义等AI智能助手类,其月活跃用户也出现下滑。

所谓的月活跃用户(Monthly Active Users,MAU)是一个衡量在线服务(如应用程序、网站等)用户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中媒指出,中国AI智能赛道上跑出了黑马,在“AI+办公”领域,ima月活环比增长190.2%,360文库月活环比增幅达134.5%; 在“AI+教育”领域,字节旗下的豆包爱学月活为756.2万,而作业帮上的快对AI月活为高达1044.4万。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美国进退失据,中国只会一招(图) 连胜文尊马恐进退失据两头空(图)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