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荣光》评论?| 刘润坤:以典型形象"林裁缝"诠释"人民就是江山"
时代洪流下的“典型形象”

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指那种既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共同本质特征或揭示某种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高度概括的、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成功塑造典型形象,是衡量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艺术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林裁缝出身贫苦,父母双亡,妻子是地主家的绣娘,地主死后二人开始了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逃亡生活,在动乱年代无人顾及他们的死活。林裁缝身上体现出的“熟悉”之处,正是那个时代广大穷苦百姓的共性。直到遇到中国共产党,他们的生活从此改变。在共产党的资助下,他们开起裁缝铺子,过上了靠手艺吃饭的日子。这个改变里藏着“人民为什么支持革命”的答案:共产党要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他为红军缝补军装,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对红军的认可与支持。也正是这种具有人民性的朴素的情感联结,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支撑着红军在艰苦的斗争中不断前行。
这也是为什么,林裁缝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甚至在全家身处险境时,仍坚定地站在革命一边。林裁缝立场的坚定不是基于远大理想的召唤,也不是基于对时局的分析,而是基于最质朴的相信:跟着红军有盼头。这样的信任,是源于朝夕相处中对红军的观察,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军民鱼水情。这种命运轨迹,构成了林裁缝鲜明的人物弧光,使他成为“陌生”于其他革命题材剧群众形象的独特存在。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