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子女跌落主因:消费型快乐太多

中国消费的半壁江山,是“孩子经济”拉动的。但被消费型快乐支配的孩子,已经丧失了快乐的能力。时逢暑假,今天再多聊几句假期见闻。


今天的中产父母,乐衷于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到“陪娃”这项事业中:

办了各种会员卡,每周末泡在游乐场里;

家里玩具堆积如山,但每次逛商场都不空手而归;

假期旅行从不落空,孩子小小年纪看遍世界美景,尝遍各地美食……

最近暑假,高铁站几乎被带娃出行的家庭占领。毫不夸张地说,“孩子经济”撑起了消费市场半边天。

然而,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出现了:

尽管孩子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丰富物质和娱乐活动,但他们却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感到空虚和无聊。

我逐渐意识到,依赖外部“投喂”的“消费型快乐”的泛滥,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可能不仅是阻碍,甚至是一场灾难。

为什么这么说?



新时代的教育困境:物质越丰盛,内心越贫瘠

我的朋友Olivia最近陷入了烦恼。

前不久,她刚带女儿在欧洲玩了10天,朋友圈分享了不少旅途美照,女儿灿烂笑脸让人好不羡慕。

所有人都说她小小年纪就“涨了见识,见了世面”。




但Olivia却愁眉苦脸地吐槽:回来才两天,女儿就整天喊着“好无聊”,“不如死了算了”。

她要不像一只软体动物瘫在沙发上刷手机,要不就像和尚念经一样在家里四处游荡,嘴里反复念叨着“没意思,真没意思”。

念得Olivia火冒三丈。

暑假还剩一个多月,Olivia寻思着给女儿报了一个帆船夏令营。可夏令营也只有一周,剩下的时间,如何才能让女儿不感到无聊呢?

Olivia想过给她报辅导班,带她去运动,但女儿积极性不高。Olivia困惑:“我们小时候,暑假哪有这么多活动,虽然也会无聊,但都能自己找乐子。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Olivia的苦恼并非个例。

前几天,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帖: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美方劝中国在"十五五"规划中向消费型经济再平衡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