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 "美国弟子"眼中的少林寺:从内部理解武僧的世界

而马修在《少林很忙》中的转变,则相当美国式。在故事开头,马修为读者展示了他15岁时所写的一张缺点清单,其上列有彼时他自认为的5个缺点:愚昧、懦弱、尚未成为男人、缺乏异性吸引力、思想迷茫。自富兰克林时代以来,此种清单便是美式自我改造的必备工具。随着故事的展开,清单中的缺点会被一条接一条地划去,到结尾处,这份清单就变成了一张满是划痕的,像暴雨前的天空一般皱巴巴的废纸。


马修早早地战胜了愚昧这一项缺点,因为愚昧很容易透过不断的阅读、学习进行补足。年少时因无法读懂《纽约书评》油然而生的对自身知识匮乏的耻感,随着学业的进展缓缓褪去。然而,懦弱与迷茫却是深植于人格根系中的秉性。似乎唯有在少林寺,透过对功夫日复一日的习练,他才能找到打开心结的钥匙。

此种叙述方式,无疑暗含东方主义的逻辑预设。东方被刻意神秘化,成为外在于西方的他者。诡吊的是,在这套叙述中,东方也会在不经意间将自我神秘化,进而制造出与西方之间的文化区隔,以恢复其所谓文化自信。

马修观察到,武僧们热衷于用少林寺的闭路电视观看的,以近现代为背景的功夫片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有一小拨通常是澳大利亚人的老外演员,他们在影片即将接近尾声时出现,大吼一句类似这样的话,‘哈!你就是条中国狗,中国功夫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然后在荧幕上耍弄一两分钟后,被狼狈地打下台。”相比跆拳道、空手道而言,仿佛刻意保持着复杂含混状态的功夫,在此成为了一种民族主义的身体语言。

马修没有对这些电影做过多述评。但此类大众文化娱乐产品,已然可以揭开这群武僧内心世界的一角。他们乐于相信,恰如此种电影所表达的,功夫既是一片可以让他们安憩地停泊的锚地,又是吹拂他们,使他们和民族一样向前迈进的信风。他们一面笃信以武止战的“不争”,一面又自然而然地认为,身处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秩序之下,功夫及其背后的哲学,可以作为“争”的工具,为本民族赢得尊严。

在世俗与澄明之间

马修并非政治学者,之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为功夫所赋予的宏大叙事,他不甚关心。他关心的,乃是自己此时此地在中国一个内地省份中的日常生活。和早已见惯外国来客的沿海省份不同,1992年的河南,经济相对落后,基础建设亦停滞不前。一个外国人出现在河南的小城登封,很难不成为焦点。但成为焦点的代价是沉重的。

难以计数的算计与流言蜚语,像采石场里无孔不入的尘埃般钻入他的生活。卖给他的物件,总是比正常价格贵上几倍。甚至他在少林武术中心的每月1300美元的学费,也比行情价的每月550美元贵上许多。马修因此感到愤怒。他写道:“多付点钱从一个穷苦的农民那里买一罐可乐是可以接受的——这几乎是一种慈善行为——但当发现自己被干部们剥削时,我心中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轰然崩塌了。”

为此,他开始恶补中国式的“交涉智慧”,在立场强硬和留有余地之间徘徊,巧妙地故作可怜,痛陈家事,为对方设立台阶。在这一方面,《少林很忙》与何伟的《行路中国》、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大地上》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以外国人视角书写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书籍一样,能够让中国读者看到,某些在中国习以为常的惯例,在外国人眼中变得陌生的样子。


当然,这些作者并非年鉴学派的心态史专家。他们没有从巨细靡遗的史料钩沉这些习惯形成的原因,而是付诸直接感受。马修记述了他学习诸如猜拳之类酒桌规则的过程。或许是因为年轻,他很享受这种能够近乎完全融入异质文化之中的感觉。

但他也没有刻意美化自身的感受。贫穷依然如同船上的藤壶一般纠缠着,损耗着少林寺与登封这座城市。1992年时,这里的医疗条件几乎让人难以忍受。当马修的另一位美国朋友在训练中受伤时,他见识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医生随意在手术室内抽烟,护士缺乏最基本的消毒意识,手术用针锈蚀不堪。少林寺周边,亦滋生出一群如同秃鹫般的江湖骗子。他们打着少林寺的名号,四处寻找猎物。有人训练着奇技淫巧般的铁裆功,把这种功夫当成猎艳和收取高昂学费的手段。

写作此书时,他故地重游,发现如今经过多次翻新的少林寺,早已不复当年的残破,变成了他1992年时所想象的那座名刹。但过往曾与他共在一处的武僧,现在也星散各地。他们当中,有的人实现了过去的梦想,移民到国外,开武校维生;有的人离开少林寺,去到登封,去到北京,去到任何能够容纳他们的地方。仿佛少林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次短暂聚会,当他们离开,这里的一切便分崩离析。

然而也正是在少林,马修建立起他对功夫的信心。在本书结尾,马修遇见一位习武的老者。他衣着朴素,动作亦不甚标准,但其神态,却是如此全神贯注,如同禅定。这一刻,他明白,功夫无需那么多功利与计较。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你每一块肌肉中力的流动,直到进入那短暂的澄明时刻,天地与你若合一契。这正是他在少林功夫中寻找的以武修禅的真谛。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少林寺就30僧人辞职"辟谣" 引讥讽 游客吐槽少林寺不让入内避雨 老人也不让进
    少林寺出现"离职潮",有30多人离开?少林寺回应 少林寺方丈爆有私生子 酒店脱袈裟爬到女人身上
    拒当苦行僧!少林寺迎新住持 超30名和尚出走 记者实探少林寺:不卖香了,还在卖药膏
    少林寺新主持上任:免费清香供不应求 少林寺迎来新住持后的首个周末:寺内几无收费项目
    少林寺方丈淫乱照外流 最早可追溯至这位女子 少林寺金字招牌背后:背靠寺庙做生意有多赚钱?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