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15年赚13亿!把二手房卖给马云的他,又出手买房
楼市调控政策取消后,袁氏夫妇便在当年5月迅速出手,以1520万港元购入港岛南区薄扶林贝沙湾一套使用面积734平方尺(68平米)的两居室。此前,同类户型的成交价普遍超过1800万港元,而他们买下的这套房产,前业主之前的挂牌价格是2000万港元。
时隔一年多,此次袁氏夫妇再次加码购入启德房产。这两处对他们而言面积不大的房产,大概率不是自己居住。在香港楼市这轮调整周期内,这对精明的夫妇在自己的资产配置表中,又押上了新的地产筹码。
他们在人生巅峰时买下山顶豪宅
2016年时,袁天凡曾向媒体感慨:“我家境贫困,没有人际关系,曾住在长发街木板隔间房,近十年却能住在白加道22号大屋……”虽然说这话时,山顶白加道22号豪宅已经售予马云,但袁天凡依然念念不忘。
这是因为住在太平山顶,一直以来都是香港顶豪的身份证。
香港岛面积不大,78.65平方公里仅比北京二环内面积略大一些。但因为中部耸立着太平山,可利用面积要小得多。在香港岛上,住宅从海边一直建到山顶,尤其是山顶区域,视野最佳,能俯瞰海景,而且建筑密度低,安全、幽静,成为了价格昂贵的顶级豪宅的聚集地。
1890年就开通的山顶的白加道虽然是双向车道,但沿途并没有分支道路,也不允许外来车辆入内。除了马云之外,李兆基家族、刘銮雄家族等富豪都在白加道置了业,美国驻港总领事官邸也位于此。
更重要的是,买下白加道22号这处豪宅时的2000年,也是袁天凡人生的高光点——用一次闪电式的杠杆收购,辅佐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建立了父亲版图之外自己事业的基石:电讯盈科。
这是一场李嘉诚、袁天凡、李泽楷的“共谋”,核心操作是三步棋:
第一步是李嘉诚帮李泽楷搭一个班子。1996年,30岁的李泽楷进军“高科技”,李嘉诚的支持包括帮儿子物色一位军师——李嘉诚亲自邀请了原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出任“盈科亚洲拓展”副主席,主席正是李泽楷。据报道,“李泽楷对袁天凡尊敬有加,拜为太傅,言听计从”。
第二步是搭建资本平台。1999年盈科亚洲拓展收购上市公司“得信佳”作为壳公司,将尚在规划中的“数码港”业务(包含获批的土地)注入其中,更名“盈动数码动力”。此时适逢世纪之交那轮互联网浪潮,叠加获得特区政府的明确政策支持,盈动数码动力一度市值超过2000亿港元,甚至冲进了港股市值前十位。
但“数码港”尚在规划之中,盈动数码动力要撑起这样市值,第三步就必须为这家上市公司找到真正能产生稳定利润的好资产。
2000年初,香港电讯的大股东大东电报局(曾为英国国资,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保守党政府将其私有化)出现债务危机,打算将香港电讯出售。但当年1月24日消息公开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意向接手方新加坡电信——当时的CEO是李光耀的小儿子李显扬。
袁天凡闪电“截胡”。2000年2月11日,盈动数码动力宣布香港电讯的收购意向。当时,新加坡电信的方案是50亿美元加股票,盈动数码动力必须给香港电信股东们开出更高的价码——120亿美元加股票。
虽然盈动数码动力市值颇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一下拿出如此大的一笔现金。袁天凡找了一个银行团:包括自己老东家、夫人李慧敏的当时的现东家、李嘉诚的老朋友,汇丰银行。2000年2月29日,尘埃落定,新加坡电信出局。同年8月,并购完成,盈科数码动力更名电讯盈科。
这是一次标准的杠杆收购按照盈动数码与银行团的贷款协议,收购完成后,再以香港电信的运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何况还有李嘉诚家族的背书。30多家银行共同提供的120亿美元融资,也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银行团首次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笔贷款。
有人概括,袁天凡为李泽楷谋划的这次“蛇吞象”收购,是用18天时间,用一家近乎空壳的公司,借着那波互联网泡沫的东风,吞并了一家有着百年历史、年净利润达百亿、净资产超千亿的大企业。
这次收购实际上也为李嘉诚后来的“分家”铺平了道路,长子李泽钜全面接手长和系庞大产业,避免了产业被拆分;次子李泽楷则在家族庇荫下,培育出以电讯盈科为核心的自有产业,成为商界“小超人”。2018年,李嘉诚宣布退休,两个儿子各司其职,井水不犯河水,这在华人富豪充满纷争与内耗的代际传承中,并不多见。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其实去年初香港时隔一年多,此次袁氏夫妇再次加码购入启德房产。这两处对他们而言面积不大的房产,大概率不是自己居住。在香港楼市这轮调整周期内,这对精明的夫妇在自己的资产配置表中,又押上了新的地产筹码。
他们在人生巅峰时买下山顶豪宅
2016年时,袁天凡曾向媒体感慨:“我家境贫困,没有人际关系,曾住在长发街木板隔间房,近十年却能住在白加道22号大屋……”虽然说这话时,山顶白加道22号豪宅已经售予马云,但袁天凡依然念念不忘。
这是因为住在太平山顶,一直以来都是香港顶豪的身份证。
香港岛面积不大,78.65平方公里仅比北京二环内面积略大一些。但因为中部耸立着太平山,可利用面积要小得多。在香港岛上,住宅从海边一直建到山顶,尤其是山顶区域,视野最佳,能俯瞰海景,而且建筑密度低,安全、幽静,成为了价格昂贵的顶级豪宅的聚集地。
1890年就开通的山顶的白加道虽然是双向车道,但沿途并没有分支道路,也不允许外来车辆入内。除了马云之外,李兆基家族、刘銮雄家族等富豪都在白加道置了业,美国驻港总领事官邸也位于此。
更重要的是,买下白加道22号这处豪宅时的2000年,也是袁天凡人生的高光点——用一次闪电式的杠杆收购,辅佐李嘉诚次子李泽楷,建立了父亲版图之外自己事业的基石:电讯盈科。
这是一场李嘉诚、袁天凡、李泽楷的“共谋”,核心操作是三步棋:
第一步是李嘉诚帮李泽楷搭一个班子。1996年,30岁的李泽楷进军“高科技”,李嘉诚的支持包括帮儿子物色一位军师——李嘉诚亲自邀请了原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出任“盈科亚洲拓展”副主席,主席正是李泽楷。据报道,“李泽楷对袁天凡尊敬有加,拜为太傅,言听计从”。
第二步是搭建资本平台。1999年盈科亚洲拓展收购上市公司“得信佳”作为壳公司,将尚在规划中的“数码港”业务(包含获批的土地)注入其中,更名“盈动数码动力”。此时适逢世纪之交那轮互联网浪潮,叠加获得特区政府的明确政策支持,盈动数码动力一度市值超过2000亿港元,甚至冲进了港股市值前十位。
但“数码港”尚在规划之中,盈动数码动力要撑起这样市值,第三步就必须为这家上市公司找到真正能产生稳定利润的好资产。
2000年初,香港电讯的大股东大东电报局(曾为英国国资,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保守党政府将其私有化)出现债务危机,打算将香港电讯出售。但当年1月24日消息公开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意向接手方新加坡电信——当时的CEO是李光耀的小儿子李显扬。
袁天凡闪电“截胡”。2000年2月11日,盈动数码动力宣布香港电讯的收购意向。当时,新加坡电信的方案是50亿美元加股票,盈动数码动力必须给香港电信股东们开出更高的价码——120亿美元加股票。
虽然盈动数码动力市值颇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一下拿出如此大的一笔现金。袁天凡找了一个银行团:包括自己老东家、夫人李慧敏的当时的现东家、李嘉诚的老朋友,汇丰银行。2000年2月29日,尘埃落定,新加坡电信出局。同年8月,并购完成,盈科数码动力更名电讯盈科。
这是一次标准的杠杆收购按照盈动数码与银行团的贷款协议,收购完成后,再以香港电信的运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何况还有李嘉诚家族的背书。30多家银行共同提供的120亿美元融资,也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银行团首次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笔贷款。
有人概括,袁天凡为李泽楷谋划的这次“蛇吞象”收购,是用18天时间,用一家近乎空壳的公司,借着那波互联网泡沫的东风,吞并了一家有着百年历史、年净利润达百亿、净资产超千亿的大企业。
这次收购实际上也为李嘉诚后来的“分家”铺平了道路,长子李泽钜全面接手长和系庞大产业,避免了产业被拆分;次子李泽楷则在家族庇荫下,培育出以电讯盈科为核心的自有产业,成为商界“小超人”。2018年,李嘉诚宣布退休,两个儿子各司其职,井水不犯河水,这在华人富豪充满纷争与内耗的代际传承中,并不多见。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