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川普半导体关税重点在"如果..."

纽约人是出了名的爱聊天,他们不喜欢空间里沉默的氛围,所以即使搭电梯、超市排队结帐,也会主动和旁人攀谈两句,哪怕对方是个转身就不再相遇的陌生人也无所谓,这可视为生活在彼此快速擦身而过的大都会,一种传达友善的方式(纽约外来人口众多)。 因为这一特性,使得全美各地虽然都说英语,纽约客的语意却可能截然不同,无论听起来是友善、讽刺还是粗鲁。


至于爱聊天的另一特色,即“听众”也很爱回话,尤其如果他认同你的观点,纽约人很少只会默默欣赏,他们会迅速而明确地传达自己的感受,就算用最简单的“哇”、“噢”,都有鼓励你继续讲下去的用意。 初来乍到,有些人可能会以为那是一种质疑就不敢再发表高论,结果刚好相反,对方很可能正期待着与你开启更深层的对话。

顺着以上爱聊天的习性,同时也造就了长居纽约者一种潜在认知──“作为纽约人,替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礼貌。”(说话的人本身也会有这种期待)。 这一认知,正是过去美国语言学家用以分析川普说话的其一角度,语言学家们相信“源自于纽约的经验历程”,必然相当程度塑造了川普的行事风格。

语言学家看到川普“风格”的独特性,主要在于他和传统政治人物的语言模式尤其不一样。 首先,川普不只很少照本宣科,他许多谈话句子还经常断断续续,并在听似未完之时,就立刻从一个想法快速跳到另一个想法,有时近乎语无伦次。 川普竞选2016总统之初,很多媒体记者对记录他的公开讲话确实感到有些头痛,因为脱稿就算了,他的演说往往会出现漫无目的,且充满离题和难以理解的岔路,让人很难抓重点。

比方说,川普曾在一场竞选集会上(2015南卡)上,先从自己一位很聪明的理工叔叔讲起,然后讲到自己受教育的过程,再跳到他对核能的见解,接着又穿插假设自己如果是个自由派民主党人,并同时论及女性智商和伊朗人的谈判能力。 结果,落落长的谈话,川普只是要表达一个重点──“伊朗协议对美国不利”。

美国记者有段时间摸索了好久,才跟上川普开启话题后毫无逻辑可言的思路。 但他们后来发现,从“纽约人的聊天法”看,川普这人就简单多了,这亦是透过现场观众和川普互动所得的领悟,也就是川普任何时候的说话,都不是用来朗读的(包括在社交媒体上的发文),他的陈述风格一路以来都是根植于口语,而非书写语,无论是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记者,因为自认有如实传达讲者意见的责任,所以很在乎逻辑的连贯性(怕读者、观众看不懂、 听不懂),但川普的受众好像没这个问题,他们仅仅借由川普讲话的语调、节奏或手势,就得以补足川普语言进入“文字形式”后可能失去的判断线索。 简单讲,普罗大众都能轻易听懂川普的话,因为他和受众间经常是透过细微的暗示,就破解了诸多看似离题和胡言乱语的交谈,唯有字斟句酌、想太多的记者才需要猜半天。

然后,当我们再回到“作为纽约人,替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礼貌”,就也解释了为什么一来川普不只老爱喋喋不休,二来且无畏把话说得“颠三倒四”,因为他已经习惯“听众会替自己把话说完”。




川普此刻最在乎,或不在课征恐怕要你倒的关税,而在“如果...”是否有解。 今日台湾股民似乎看到的也是这样。 (资料照片/张哲伟摄)

进一步,纽约经历造就的川普风格,另外也在于不管川普说什么、面对什么,都带有浓浓推销员的说话技巧,最大效用就是为塑造受众的潜意识。 包括不管真假,他常是以“很多人都在说...”开头,再用“相信我”结尾,其中逻辑的空隙,便多由听众间与之共鸣的情绪协助填满。 对川普风格简单、粗暴但有效的形容就是这样来的。

回过头来看他对半导体的最新说法是:“我们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大约100%的关税。 但如果你是在美国设厂,那就不会被课税,川普接着说:“即使你正在建厂还尚未投入生产,但就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建设项目而言,如果你的工程正在推动,就不用缴纳关税。”那么,就像当时他讲了大半天再收归“伊朗协议对美国不利”的结论一样,以语言学家过去对纽约客川普语言模式做出的解释,川普此刻最在乎,或不在课征恐怕要你倒的关税,而在“如果...”是否有解。 今日台湾股民似乎看到的也是这样。

作者:李濠仲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川普关税三异象 提前布局"剑"指北京 "特朗普关税"尚未拉高美国通胀?这解释渐被认同
    川普:暂不对中国购俄油加征关税 特朗普拟征半导体芯片300%关税 可能入股英特尔?
    半导体关税风暴将至?特朗普宣称税率或高达300% 川普:未来两周将宣布钢铁和半导体关税
    价格胜过标签,关税影响下为何"美国制造"不香了? 美民调:超六成民众反对特朗普关税,支持率跌至38%
    美国:加拿大的反关税破坏了CUSMA  (4条评论) 川普关税阻挠印度"夺食"中国制造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