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砸6000億美元渡劫,蘋果用壹只腳"重返美國"
“蘋果公司長久以來的策略是深耕中國制造,將雞蛋放在壹個籃子裡的策略,在當下的國際環境已非最優選擇,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是大勢所趨。”資深供應鏈行業專家王多表示。
蘋果制造遷移的策略核心是“制造工藝和效率”,基於地區的產能、效率進行動態分布,iPhone年度旗艦的主要產能在中國,AirPods這類產品逐步放在越南、印度。
“東南亞工廠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產能爬坡才能達到中國目前的制造水准,”王多解釋道,“高端消費者對產品瑕疵的容忍度低,任何質量問題都可能損害品牌忠誠度,高端制造通常優先考慮中國。”
盡管對iPhone在美國制造滿懷期待,但面對6000億美元的投資、本土供應鏈建設以及創造就業崗位這個前提,特朗普對蘋果有限度的“重返美國”也算是接受了,籠罩在蘋果頭上的關稅警報短期內也被消除。
所以,特朗普說,“如果你在美國建廠或承諾在美國建廠,即便沒有開始生產,也不會被征收關稅。”
很多人會問,如果是承諾建廠就會獲得關稅豁免,大家都只承諾不落地怎麼辦?其實特朗普在發言中有補充說明,他說“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你說你要建廠但卻沒有建,那麼我們會追溯收費,累計起來,你必須在以後支付,這是有保證的。”
因此,靠開空頭支票是不可行的,基礎的投資必須要鋪下去,廠子最終也都要蓋起來。
02 原產美國的iPhone,3500美元
iPhone在美國組裝,效率低是壹個原因,成本高是另壹個原因。
根據蘋果本財年第壹季度的報表,在中國大陸、印度組裝的iPhone,物料成本差不多占零售價的45%左右,組裝費占10%,物流費占6%,毛利率39%左右。
以壹台256GB的iPhone 16 Pro Max為例,零售價格1199美元,按成本占比計算,其中BOM成本為540美元。如果以進口零部件的形式到美國的產線上組裝,按40%的電子零部件平均關稅,預計BOM成本超過750美元。
考慮到美國的物流轉運效率,按兩倍預估,物流成本也接近150美元。
在美國組裝iPhone,所有費用當中,最大的增項是組裝成本,這其中涉及到多重因素,包括:工人的招聘難易程度、薪資標准、排班制度等影響,行業普遍預計為亞洲的10倍,或可高達1200美元。

256GB iPhone 16 Pro Max在亞洲、美國生產的成本差異,單位為美元,騰訊科技制表
在物料、組裝和物流部分的成本超過2000美元的情況下,還要保證39%的毛利率,那麼制造壹部純美國產的iPhone,最終零售價格將達到3440美元,是亞洲生產的2.86倍,僅組裝成本就超過了在亞洲制造的iPhone的零售價格。
在3440美元這個零售價格下,物料、組裝、物流的成本占比分別為22%、35%和4%,組裝費用可謂壹騎絕塵。
不過,3440美元是在維持39%的毛利率水平下計算而來,如果將毛利潤仍然鎖定在468美元,美國產的iPhone擁有接近872美元的降價空間,最低價格為2568美元,此時毛利率為18.22%。
券商Wedbush科技分析師Dan Ives也在研報中指出,在美國生產壹部iPhone,最終價格將會漲至3500美元,他還強調,這種組裝線的遷移需要10年的准備周期。
在供應鏈行業專家王多看來,如果蘋果不得不在美國生產,必然要選擇降價,核心在於公司願意讓渡多少毛利給消費者。
“在銷售旺季,蘋果可能願意低價保量,因為華爾街投資者通常對同比增長的幅度比較敏感。假設蘋果壓縮毛利率至20%,最終零售價可能也依然高達3000美元。”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蘋果制造遷移的策略核心是“制造工藝和效率”,基於地區的產能、效率進行動態分布,iPhone年度旗艦的主要產能在中國,AirPods這類產品逐步放在越南、印度。
“東南亞工廠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產能爬坡才能達到中國目前的制造水准,”王多解釋道,“高端消費者對產品瑕疵的容忍度低,任何質量問題都可能損害品牌忠誠度,高端制造通常優先考慮中國。”
盡管對iPhone在美國制造滿懷期待,但面對6000億美元的投資、本土供應鏈建設以及創造就業崗位這個前提,特朗普對蘋果有限度的“重返美國”也算是接受了,籠罩在蘋果頭上的關稅警報短期內也被消除。
所以,特朗普說,“如果你在美國建廠或承諾在美國建廠,即便沒有開始生產,也不會被征收關稅。”
很多人會問,如果是承諾建廠就會獲得關稅豁免,大家都只承諾不落地怎麼辦?其實特朗普在發言中有補充說明,他說“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你說你要建廠但卻沒有建,那麼我們會追溯收費,累計起來,你必須在以後支付,這是有保證的。”
因此,靠開空頭支票是不可行的,基礎的投資必須要鋪下去,廠子最終也都要蓋起來。
02 原產美國的iPhone,3500美元
iPhone在美國組裝,效率低是壹個原因,成本高是另壹個原因。
根據蘋果本財年第壹季度的報表,在中國大陸、印度組裝的iPhone,物料成本差不多占零售價的45%左右,組裝費占10%,物流費占6%,毛利率39%左右。
以壹台256GB的iPhone 16 Pro Max為例,零售價格1199美元,按成本占比計算,其中BOM成本為540美元。如果以進口零部件的形式到美國的產線上組裝,按40%的電子零部件平均關稅,預計BOM成本超過750美元。
考慮到美國的物流轉運效率,按兩倍預估,物流成本也接近150美元。
在美國組裝iPhone,所有費用當中,最大的增項是組裝成本,這其中涉及到多重因素,包括:工人的招聘難易程度、薪資標准、排班制度等影響,行業普遍預計為亞洲的10倍,或可高達1200美元。

256GB iPhone 16 Pro Max在亞洲、美國生產的成本差異,單位為美元,騰訊科技制表
在物料、組裝和物流部分的成本超過2000美元的情況下,還要保證39%的毛利率,那麼制造壹部純美國產的iPhone,最終零售價格將達到3440美元,是亞洲生產的2.86倍,僅組裝成本就超過了在亞洲制造的iPhone的零售價格。
在3440美元這個零售價格下,物料、組裝、物流的成本占比分別為22%、35%和4%,組裝費用可謂壹騎絕塵。
不過,3440美元是在維持39%的毛利率水平下計算而來,如果將毛利潤仍然鎖定在468美元,美國產的iPhone擁有接近872美元的降價空間,最低價格為2568美元,此時毛利率為18.22%。
券商Wedbush科技分析師Dan Ives也在研報中指出,在美國生產壹部iPhone,最終價格將會漲至3500美元,他還強調,這種組裝線的遷移需要10年的准備周期。
在供應鏈行業專家王多看來,如果蘋果不得不在美國生產,必然要選擇降價,核心在於公司願意讓渡多少毛利給消費者。
“在銷售旺季,蘋果可能願意低價保量,因為華爾街投資者通常對同比增長的幅度比較敏感。假設蘋果壓縮毛利率至20%,最終零售價可能也依然高達3000美元。”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