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邵医生坠楼背后,羊水栓塞最高死亡率86%
其次保孩子,然后再保子宫。”
8月1日,河南省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在院内坠楼,引起广泛关注。
8月5日,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发布通报称,事件发生于8月1日20时38分,邵某某,女,57岁,于8月2日凌晨1时40分死亡。8月6日,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事件已由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和当地公安部门成立工作组负责调查,后续信息将由工作组对外发布。

8月5日,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情况通报。 图/截图
8月5日,邵某某的多位亲属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因接受不了网络暴力,邵医生选择以死明志。”据亲属称,坠楼前的数月,她持续遭遇网络暴力,主要源于三起医疗纠纷。其中,最受关注的一起为羊水栓塞急救,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被紧急切除子宫,术前产妇家属签署同意书,手术后顺利产下一名女婴。出院后,产妇及家属将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及之前就诊的郑州某医院告上法院,并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认为邵某某处置不当。
8月4日,邵某某的丈夫接受津云新闻采访时表示,大约一周前,这起纠纷在合肥接受了司法鉴定,结果尚未确认,现场专家初步判断事件与妇产科无关。
邵某某的亲属认为,患者及家属可能不了解羊水栓塞的凶险,“相当于和死神抢人”。公开资料显示,羊水栓塞是产科特有的罕见并发症,发病率极低、致死率极高,而且难以预测、无法预防。2019年发表于《中华妇产科杂志》的《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018)》中提到,全球范围内,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存在很大差异,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1.9至7.7例,死亡率在19%至86%。
“在保命和保子宫之间抉择”
“羊水栓塞往往突然发生,有时候产妇刚喊一声,人就没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妇产科主任、妇儿生殖医学部主任段涛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严重的羊水栓塞可能导致产妇心跳骤停,母婴双亡,能抢救过来相当不容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诊疗中心主任阮祥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羊水栓塞尚无明确的预防手段,也缺乏特异性检查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诊断,羊水栓塞一旦发生,孕产妇全身器官都会受到损伤,需多个科室合作完成抢救。
是否应切除子宫,是这起医患纠纷的核心争议之一。邵某某的丈夫表示,家属称“娶媳妇花了50多万元,如今生下女孩,产妇子宫又被切除,觉得家里绝后了,便要求医院和医生赔偿100万”。《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018)》中提到,子宫切除不是治疗的必要措施,不应实施预防性切除;若产后出血危及产妇生命时,果断、快速地切除子宫是必要的。
段涛曾参与这份共识的制定。他介绍,羊水栓塞属于临床诊断,目前发病机制还不明确,诊断标准也尚未统一,只能根据症状对症处理,首要目标是保命。“正因为罕见、病因未明,缺乏统一标准,处理上才会有争议。”段涛说。
“妊娠出现异常或者严重合并症时,子宫切除是为了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手术。”阮祥燕表示,子宫切除意味着永久失去生育能力,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并对年轻女性的心理造成创伤。
“子宫切除是产科医生轻易不愿意做的事情。”段涛介绍,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极低,情况各异,难以给出权威数据说明有大比例能保住子宫。通常,只有严重程度略轻的病例或抢救及时的严重典型病例,才能同时保住母婴和子宫,严重典型病例中,这种可能性较低。产科医生要在保命和保子宫之间抉择。“我们首先是保大人,其次是保孩子,然后再保子宫。”他说。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