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好消息!今日播出!一场意识形态的破冰!
更难的是,左宗棠所面对的,不只是敌人,还有朝廷内部的掣肘、舆论的非议、资金的枯竭,甚至是“不要刺激他们”的软骨心态。你熟不熟?熟,对吧。今天依然有人在说,“不要刺激某些宗教情绪”“不要扩大矛盾”——你看,150年前的中国,什么都变了,这种绥靖思想没变。
我再重复一次:任何一个宗教,一旦成为极端势力的工具,就必须被警惕,必须被揭示,必须被改造。
我们必须明确两件事:
第一,信仰自由不是凌驾于国家统一和公共安全之上的特权;
第二,极端主义一旦合法化,其后果绝不是“和平共处”,而是全社会的崩溃。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对极端势力妥协”中获得和平的。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都已经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而中国,靠的不是“谈判”,不是“包容”,靠的是在暴力面前不退让,在意识形态上不妥协,在历史问题上不装瞎。

03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湖南卫视为什么敢拍《左宗棠收复新疆》。其实我更想问一句,他们是怎么顶住压力拍完这部纪录片的。
说实话,如果你不曾身在体制内,你不会知道,这一步迈出去要冒多大风险。一个选题立不立项,要层层审批;一个剧本有没有“风险词”,要反复修改;拍完之后,剪辑审核要一轮又一轮,最后还得看领导“是否拍板播出”。这不仅仅是艺术问题。
我们都知道,干体制内最怕的就是“出事”,不怕没业绩,就怕“捅娄子”。所以能在这个舆论场里拍出这样一部作品,不是“英明决策”那么简单,而是真刀真枪的破局,是敢于啃硬骨头,是敢在历史面前做一个干净的人。
当然,从这件事,我看到了顶层决策,更看到了高层改变现状的勇气,不然也不会有这部大型历史纪录片的问世,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
而我们,作为观众,哪怕只是在网络上多点一个赞,多发一个分享,都是一种对历史的致敬。
我们的未来,靠的不是“和稀泥”,而是记住血的教训。
今天你可能觉得新疆很安全,西北很稳定。是的,但别忘了,这一切的基础,是几十年几代人,用最坚决的手段、血汗、生命在维稳、在防渗透、在割除极端主义的毒瘤。
我们不能总是靠强力压制来维稳,那不是长久之计。真正的稳定,是源于认知的统一,是国民对分裂主义有清晰判断,对历史有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所以我说,湖南卫视这部《左宗棠收复新疆》,它不仅是一个节目,它是一个信号,是一次集体记忆的重构,是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加固。
写在最后:我们终将赢,但要记住赢得不容易。
左宗棠曾说过一句话:“虽千万人吾往矣。”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后面没有千军万马,只有他自己和几百个愿意跟他一起死的将士。他说这话不是出于豪情,而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往前走,那中国就再也没有西北了。
今天,我们不再需要骑马打仗,但我们要做的,依然是同样的事:在关键时刻,不装瞎,不退缩,不粉饰太平。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