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 少林寺金字招牌背后:背靠寺庙做生意有多赚钱?
在这份商业版图中,作为运作“核心”的少林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由释永信、释永乾、中国嵩山少林寺分别持股80%、10%、10%。
然而这仅仅是少林寺控股产业的冰山一角。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曾一度对外投资16家公司,截止目前属于存续状态的仅有少林欢喜地1家。

此前,该公司持股的铁嵩科技曾以4.52亿元拍下郑州地块,引发“少林寺进军房产”的热议。
挂牌出让结果显示,获得地块的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有两个股东:持股51%的股东为河南铁投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另一家持股49%的股东为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而其70%的股份是由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
也就是说,少林寺虽然名义上不直接参与任何商业项目,但释永信通过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沅翰实业有限公司、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法人实体,也控制了少林品牌的大部分商标、版权和商业衍生品授权权利。
除了参与商业项目,注册在“少林”名下的商标也有超过800个,涵盖保健品、养生茶、禅修、书籍出版、体育、旅游、演出活动、影视娱乐、武术培训等。
少林寺靠什么赚钱?
在释永信的长期布局之下,少林寺形成了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商业网络,遍及旅游、表演、武术培训、文创IP、电商、海外市场等多个领域。
这个蛰伏多年精心打造成的商业矩阵,最终成为了“少林”招牌背后的印钞机。
首先是文旅收入这一基石板块。少林寺门票定价80元,年接待游客约300万至500万人次,大致估算可获得2亿至4亿元收入。
在门票之外,讲解服务、香火供品、祈福活动与纪念商品等周边消费也构成了稳定的现金流,游客一脚踏进山门,基本就已进入完整的消费链条。
除了基础门票以外,少林寺还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2023年演出票房高达8000万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笔收入。
武术培训同样是一块金字招牌。比如登封市的塔沟武校就与少林寺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靠“少林正统”招牌招收学生。2023年,塔沟武校年招生规模近万人,年培训收入超75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在传统的文旅、武术、表演等领域下功夫,少林寺在电商、新零售、文创与IP板块也在发力。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