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体检报告纷争持续发酵,双方准备随时对簿公堂
“目前从体检中心以及国家发布的相关数据看,一般体检的重要异常指标在10%左右,说明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从整个社会和人群基数上看意义是巨大的。”上述民营体检机构人士说。
No.3
体检行业:“只检不管”的弊病
在事件发酵后,另一个争议的漩涡是,体检结果中“肾钙化灶”“肾错构瘤可能”两处异常,体检报告给出的建议分别是“必要时请专科诊治”“必要时到泌尿外科治疗”。
张女士的体检报告中,“专家建议与指导”共给出13项建议,其中九处建议是到医院专科检查。前五个建议中,有三处直接写明“建议到医院某某科检查”或“建议医院专科行某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看着体检报告中多达九处到医院专科检查的建议,张女士很担心,于是便到体检的门店咨询。
“(医生)挨个给我解释,他说没关系、都没有问题,你不用担心,也没有告诉(我)进一步检查之类的。”张女士对《财经》说,“包括一些血液,他说你这个不用看,每天可能都不同,比如说早晨和晚上、空腹或者吃饭都不一样。”
“人家给你讲得那么详细,我还咋怀疑。”张女士说,“唯一强烈推荐的是牙齿有什么问题,可以洗牙。”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黎刚在上述发布会上用了很大的篇幅、多次强调体检与看病的区别,“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其服务模式不同于专科医生接诊,可以说是由体检套餐决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受检者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后续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而非替代临床诊断。因此,无论是在独立的体检中心还是在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服务模式都是一样的。”
爱康国宾此前多次被宣传的,是随访和风险提示做得好。自2017年开始,爱康集团实施有人“管”的体检战略,对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重要异常结果进行随访。
那么,除了在体检报告中给出风险提示和进一步诊断的建议,爱康方在2023年10月9日体检报告出具后,是否对张女士进行过电话随访与提醒?截至发稿,爱康集团未对此问题进行回复。张女士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从未接到过来自爱康的针对体检报告的电话提醒与随访。
“当张女士将个人未及时复查的责任,转化为对爱康的系统性诋毁,伤害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整个行业的信任根基。”张黎刚说。
2004年,张黎刚创立爱康网,三年后,爱康网与上海国宾健检合并后成立爱康国宾。带着互联网思维基因的张黎刚,在2011年前后带领爱康坐上了民营体检业的头把交椅。
作为行业龙头,爱康国宾也是整个民营体检行业的扩张范本。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初,成立五年的爱康国宾拥有的体检中心,从集团成立时的五家体检中心发展到26家;两年后,2014年末,门店数翻番,达到58家;又一个五年后的2019年初,完成私有化的爱康国宾有120家体检中心。如今,爱康集团官网显示,已在全国54大城市设有170家体检机构。
凭借“服务好、环境佳”民营体检机构从公立医院为主的体检市场中撕开一道裂口之后,有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核算,至2023年民营机构市场份额为24%,公立医院约占69%。
然而,少有体检机构顾及行业的短板——缺乏专业的客服与售后服务。
民营机构把大量的资金放在招募销售人员上。一家体检机构的创始人曾接受《财经》采访时说,每天检后查出问题的人,甚至都没有足够的人员逐个电话提醒,“本意想要做到提早发现疾病,但为了挖掘客户,不得不组建庞大的销售团队,医疗服务被迫后置”。
《2018健康管理蓝皮书》曾显示,国内体检行业“只检不管”占主流,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单一,95%以上健康管理服务仍以体检为主,缺少检后服务。
“这么多年过去了,体检行业只检不管的老问题仍然存在,想为客户做健康管理、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但在业绩压力面前,很难做起来。”广东一家体检机构的营销总监告诉《财经》。
民营体检机构的竞争优势是“服务”,环境宽敞明亮、专人导诊、统一的服装,甚至有贵宾式服务、私密式服务,及时细致的随诊。可是现在公立医院的体检科也在拼服务,不少大医院已经告别过去体检流水线的模式,“如果这个行业仰仗的服务都做不好,抢来的蛋糕迟早慢慢还回去。”上述民营体检机构人士说。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