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美國藥價為何是歐洲10倍? 川普要降藥價1500%?
郭霆:對,你說的是Zolgensma,當時爭議非常大,但實際上這個藥賣得相當不錯,因為它確實救命。這就涉及藥企和投資人的看法。據業界統計,現在做壹個藥的平均研發投入是10億美元——當然這折算了失敗部分,比如嘗試做10個藥,9個失敗1個成功,每個從頭做到尾要花1-3億美元,而有些做到壹半就折戟了——成本非常驚人。如果對應的終端市場太小,像剛才說的SMA的藥,整個美國可接受治療的患者可能也就1萬來人,定1萬美元壹個人,成本收益完全算不過來,根本不會有人做這個藥。

圖源:諾華
泓君:對,所以這聽起來很難解決。這種藥醫保公司會包嗎?
郭霆:醫保公司會包,而且非常樂意包。因為從醫保公司的盤子看,它覆蓋幾千萬人,每年的盤子非常大。在這個盤子裡,這個藥壹年可能只占它小幾億美元,是非常小的零頭。同時它可以宣稱我這個醫保覆蓋兩叁百萬美元的基因療法——這對它是非常算得過來的賬。它比較頭疼的反而是像GLP-1這種減肥藥,壹上來量特別大,恨不得1/3的人都想找各種理由鑽空子,跟醫生說晚上睡不好、脂肪肝,讓醫生開藥。這是醫保公司非常頭疼的。
泓君:所以對於罕見病或癌症腫瘤,醫保公司非常樂意包這種藥。反而肥胖、糖尿病這種大眾疾病最讓他們頭疼。
郭霆:對,關鍵在於患者基數差異巨大。1萬人與1億人相差壹萬倍。即使藥價相差拾倍,總費用的潛在差異也可能達到拾萬倍量級。
泓君:我們之前談藥品如何定價,你用的是禮來的替爾泊肽作為例子。我覺得替爾泊肽有趣的點在於它是GLP-1之後的第贰代減肥藥,有壹個參照的歷史價格:GLP-1定價1000美元壹個月,在它的基礎上浮動調整。那像GLP-1這種第壹代減肥藥,1000美元壹個月的價格是怎麼定出來的?
郭霆:我先講講第壹代減肥藥,然後可以講講吉利德丙肝藥的例子,那是個突破性、很有意思的例子。
先說第壹代減肥藥,它也有很強的參照,就是以前的利拉魯肽(Liraglutide)。利拉魯肽在市面上已使用拾幾年用於治療糖尿病,它本身有壹個定價,在大幾百美元。當時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在糖尿病適應症獲批後,已有壹個針對糖尿病治療的價格,它已是市面上最好的糖尿病藥。之後它獲批減肥適應症,就把減肥適應症的藥價定得比糖尿病更高。它說,我的劑量更高,用的原材料更多,沒理由比糖尿病低,對吧?治療糖尿病時壹管裡如果是2毫克,減肥用2.4毫克,沒理由2.4毫克賣得比2毫克便宜。大家想想有道理,也就認了。
泓君:從你的角度,它給出的定價理由合理嗎?還是說因為減肥藥市場需求更大,供應鏈更完善,從成本看,雖然劑量加大,但市場份額擴大成本在降低?我不知道你認不認同這套定價哲學。
郭霆:我非常認同。它的合理性建立在我們剛才說的多方博弈,平衡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平衡產業利益、具體患者、社會利益的基礎上。這有點超出純自下而上的微觀定價范疇了。沒有壹個患者不想藥價便宜,但從長期利益角度,如果沒有設計好經濟利益機制,就不會誕生新藥。對於絕大多數個體,這個痛短期感受不到,需要壹個有頂層設計的整體全局觀念去保護。這就是為什麼創新藥整套體系幾乎只在美國生根發芽,和它保護藥價是分不開的。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